[发明专利]一种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2694.3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隽加香;高照亮;黄建春;陈明杰;王倩;肖婷婷;陈辉;宋晓霞;张津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C12Q1/04 |
代理公司: | 31334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慧;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落 微生物 食用菌 纯化培养 发酵物料 鉴定结果 出仓 次料 活化 基因组DNA提取 半径扩大 产物回收 二次发酵 作用研究 培养基 通用的 采样 比对 接种 采集 筛选 | ||
1.一种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样培养:从食用菌二次发酵料中采集出仓二次料后,进行活化;
S2、筛选与纯化:将活化后的出仓二次料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待菌落半径扩大至1厘米后,再接种进行纯化培养;
S3、鉴定:将纯化培养后的菌落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然后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回收后进行DNA测序,并通过比对即得到各菌落的鉴定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活化的条件为:将出仓二次料封装后置于55℃、湿度约为60%的培养箱中活化1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培养基包括PG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GA培养基的制备为:以1L水的量计,将蛋白胨5.0g,葡萄糖10.0g,酵母粉1.0g,碳酸钙3g,氯化钠5g,琼脂15g溶解在水中,在121℃灭菌20min;
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为:以1L水的量计,将牛肉膏5g,蛋白胨10.0g,氯化钠5.0g,琼脂18.0g溶解在蒸馏水中,调节pH7.0~7.2;121℃灭菌20min;
所述孟加拉红培养基的制备为:以1L水的量计,将蛋白胨5.0g,葡萄糖10.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琼脂20.0g,孟加拉红0.033g,氯霉素0.1g溶解在蒸馏水中,121℃灭菌30min;
所述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的制备为:以1L水的量计,将可溶性淀粉20.0g,硝酸钾1.0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氯化钠0.5g,琼脂18.0g溶解在蒸馏水中,调节pH7.2-7.4;配制时将可溶性淀粉先加少量冷蒸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沸蒸馏水中;121C,20min灭菌;临用时在每300mL培养基中加3%重铬酸钾1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培养基为PG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培养方法如下:
取5至10克出仓二次料浸没于无菌水中,振荡后,吸取一定量的出仓二次料浸出液,将浸出液稀释出10-1、10-2、10-3、10-4、10-5、10-6六个浓度梯度,将6个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于PG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
将已涂布有菌液的培养基倒置于55℃、湿度为60%~8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培养基为孟加拉红培养基、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时,培养方法如下:
取1.5-2.5厘米的出仓二次料接种在培养基上,倒置于55℃、湿度为7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如下:
A、将纯化后的菌体加入缓冲液GA中振荡,得悬浮液;
B、在悬浮液中加入Proteinase K溶液,混匀;
C、向步骤B所得溶液中加入缓冲液GB,振荡后,放置一段时间,然后离心去除水珠;
D、向步骤C所得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振荡摇匀;
E、将步骤D所得混合物加入吸附柱中,离心去除废液;
F、然后加入缓冲液GD,再离心去除废液;
G、再加入漂洗液,离心去除废液;
H、重复步骤E-G,所得离心液再次离心去除废液后,室温放置;
I、向步骤H处理后的吸附柱滴加洗脱缓冲液TE,室温放置后离心,收集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食用菌发酵物料中重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PCR扩增采用的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6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