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3057.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33289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光灯 激活 智能 控制系统 判断单元 车灯 车速 图像运算单元 摄像头 操作单元 车灯照明 激活条件 激活状态 频繁切换 三个条件 使能单元 速度比 误判 耗能 失活 使能 遮挡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智能远光灯系统使能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图像运算单元、人为操作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本发明中,必须同时满足智能远光灯系统已使能、车速大于等于激活速度、自车车灯已开启这三个条件,才能激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激活条件之一是:检测到自车车灯已开启,如此可以避免摄像头被遮挡而被误判成晚上而造成在白天开启远光灯的错误,也可避免白天无需车灯照明的情况下该系统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而耗能,且该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失活速度比激活速度小一定差值,从而可以避免车速在激活速度附近波动时,远光灯频繁切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光灯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智能远光灯辅助系统有基于光照强度传感器实现的,如专利CN109733276A,也有将光敏传感器和摄像头结合后在ADAS中实现的,如专利CN109466424A.只用光照传感器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功能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汽车从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发展整个过程的高智能化及自动化需求,故而基于摄像头结合汽车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这种方案成为主流,本发明就是对基于摄像头的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的一种改进方法。
现有汽车都是把前照灯、远光灯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显示在汽车仪表上,如专利CN109733276A,而本发明除此之外,还将当前远光灯处于人为控制状态或者智能远光灯系统控制状态的图标显示在仪表上或其他显示设备上,其次现有技术系统激活条件大多只有激活速度这一个条件,且激活速度和失活速度都是同一个值,从而造成车速在激活速度附近波动时,输出信号频繁切换的问题,系统可靠性降低,稳定性也随之降低,还有现有技术大多数是实时采集并解析每帧图像,对于系统未激活条件下,只是不将运算结果输出而已,但内部依然在运算,这样会造成处理器资源的无端消耗与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包括:智能远光灯系统使能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图像运算单元、人为操作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单元、车速采集单元和自车车灯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智能远光灯系统使能单元与第一判断单元连接,且第一判断单元的输出端还与图像运算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智能远光灯输出控制单元与图像运算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人为操作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二判断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远光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道路实时图像;
所述车速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自车车速信号;
所述自车车灯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自车车灯信号;
所述智能远光灯系统使能单元用于获取智能远光灯系统的使能状态信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对图像采集单元、车速采集单元、自车车灯信号采集单元和智能远光灯系统使能单元采集的信号进行判断,并将满足条件的图像送入图像运算单元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图像运算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判断单元发送的图像,并对接收的图像进行解析处理,将解析后得到的远光灯控制信号输出到智能远光灯输出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3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