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环表面微型储油腔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3530.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宁;梅德清;赵卫东;姚江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活塞环表面 弧光放电 车用发动机 储油 微腔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 表面处理技术 液相等离子体 阴极 等离子体膜 活塞环基体 表面加工 润滑性能 储油腔 处理液 强电场 击穿 电浆 腔口 烧蚀 盛放 置入 加工 | ||
1.一种活塞环表面微型储油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在活塞环表面加工微型储油腔,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处理液;处理液由甲酰胺和NH4Cl溶液组成;
步骤二:工件预处理:用金相砂纸将待处理活塞环外圆面打磨,丙酮清洗并擦拭干净后,放入烘箱烘干备用;
步骤三:活塞环表面液相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加工:将预处理过的活塞环放置于盛放处理液的不锈钢容器中,以待处理的活塞环为阴极、不锈钢容器为阳极,施加高频脉冲电压,在活塞环表面气膜被击穿后继续升高电压,直至活塞环于处理液界面形成弧光放电,处理液中的活性原子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并包裹在活塞环表面,当弧光放电作用击穿等离子体膜层时产生的具有8000K以上高温的等离子体电浆在强电场作用下冲击活塞环表面并留下烧蚀痕迹,该烧蚀痕迹即为储油微腔;待弧光放电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取出活塞环,用丙酮清洗后烘干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环表面微型储油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处理液各组分体积百分比如下:甲酰胺75%-80%,NH4Cl溶液20%-25%;其中,NH4Cl溶液由NH4Cl和去离子水组成,NH4Cl的质量浓度为5%-10%;使用的处理液在使用前需经超声波震荡5min以上,以实现均匀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环表面微型储油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金相砂纸将待处理活塞环外圆面打磨至粒度为1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环表面微型储油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活塞环需水平放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待处理活塞环在进行液相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加工时的工作电压范围为等离子体膜层击穿电压+50V~100V,电源频率为500-2000Hz,占空比35%-50%,电流密度为1.2A/cm2-1.8A/cm2;所述弧光放电现象持续时间在5-10min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环表面微型储油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浆烧蚀后形成的储油微腔的腔口直径为0.5-5μm,容积为2×10-7-1×10-6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35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减薄工艺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解去除内交叉孔毛刺用阴极工具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