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驱动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4205.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方泽铭;魏海龙;全初鹏;刘辉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组件 | ||
1.一种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与电机动力耦合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均为空心轴,所述第一轴上设置右行星排机构,所述第二轴上设置左行星排机构;
所述右行星排机构的右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左行星排机构的左太阳轮与所述第二轴连接;
所述右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轴同步转动,所述右太阳轮具有右中心油道和与所述右中心油道连通的右径向油道,所述右中心油道与所述第一轴连通;所述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左太阳轮具有左中心油道和与所述左中心油道连通的左径向油道,所述左中心油道与所述第二轴连通,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连通以为所述第二轴供油;
与所述电机依次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轴和第二轴;
变速箱;
右拨叉,所述右拨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右内齿圈支架;
设于所述右内齿圈支架内的右太阳轮、右内行星轮和右外行星轮,所述右内行星轮与所述右太阳轮啮合,所述右外行星轮与所述右内行星轮、所述右内齿圈支架均啮合;
右行星支架,所述右行星支架与所述右内行星轮和所述右外行星轮均连接;
左拨叉,所述左拨叉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移动;
左内齿圈支架;
设于所述左内齿圈支架内的左太阳轮和左行星轮,所述左太阳轮与所述右内齿圈支架同轴转动,所述左行星与所述左太阳轮、所述左内齿圈支架均啮合,所述左太阳轮与;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左行星支架与所述左行星轮同步转动;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当所述右拨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右行星支架与所述变速箱连接;
当所述右拨叉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右行星支架与所述第一轴连接;
当所述左拨叉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左内齿圈支架与所述变速箱连接;
当所述左拨叉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左内齿圈支架与所述第二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包括右端盖,所述右端盖内具有泵体,所述泵体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轴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变速箱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处设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盖内具有第一供油支路,所述过滤器和所述进油口通过所述第一供油支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盖内具有第二供油支路,所述第二供油支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通过连通管为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供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径向油道为多条,所述左径向油道为多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驱动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挡电磁阀,所述换挡电磁阀与所述左拨叉、所述右拨叉连接,以驱动所述左拨叉、所述右拨叉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42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