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4481.4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松;施伟;成立;夏臣智;王希晨;李沁妍;周春峰;束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32222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春光;周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沉池 溢流堰 穿孔花墙 排泥 淹没 污泥坑 簸箕斗 进水口 排泥管 淤泥 贯通 出水口处 吸泥装置 向下倾斜 一端连接 出水口 吸水管 沉降 抽吸 斜坡 沉淀 淤积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预沉池,预沉池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预沉池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预沉池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二淹没溢流堰;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之间的预沉池底部设有一条簸箕斗,簸箕斗中连接有与簸箕斗贯通的吸水管;第二淹没溢流堰面向穿孔花墙一面的预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坑,污泥坑中连接有与污泥坑贯通的排泥管,排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排泥沟中;预沉池的池底自穿孔花墙向第二淹没溢流堰具有向下倾斜的斜坡。通过本发明,在淤泥沉降的同时对重点淤积部位的淤泥沉淀进行抽吸,节约排泥成本,提高排泥效率,改善排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沉池是设置在凝聚沉淀处理前的沉淀池,预沉池对来水有一定程度的均质作用,可起到调节的作用。若泥沙淤积在预沉池内,严重时将危及到泵站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现有的预沉池排泥技术主要有穿孔管排泥、多斗排泥和机械排泥等方法,但重要部位的淤泥沉积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不易清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解决预沉池中重要部位的淤积问题,提高排泥效率,改善排泥效果,节约排泥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包括预沉池,预沉池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其特征是:所述预沉池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预沉池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二淹没溢流堰;
所述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之间的预沉池底部设有一条簸箕斗,簸箕斗中连接有与簸箕斗贯通的吸水管,吸水管的一端置于簸箕斗中,另一端连接到排泥沟中;
所述第二淹没溢流堰面向穿孔花墙一面的预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坑,污泥坑中连接有与污泥坑贯通的排泥管,排泥管的一端置于污泥坑中,另一端连接到排泥沟中;
所述预沉池的池底自穿孔花墙向第二淹没溢流堰具有向下倾斜的斜坡。
所述吸水管呈倾斜坡度状延伸至排泥沟中。
所述吸水管、排泥管的数量均为一根。
所述排泥管的管径为300-500mm。
所述吸水管的管径为300-500mm。
所述簸箕斗的上底边长度为1000-1200mm,下底边长度为600-800mm,深度为800-1000mm。
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进行自动吸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源地原水经预沉池的进水口流入预沉池,经第一淹没溢流堰和穿孔花墙流向第二淹没溢流堰,由于预沉池的池底具有斜坡,而第二淹没溢流堰对原水中的泥沙具有阻挡作用,所以泥沙在第二淹没溢流堰前受到沿斜坡向下的力和第二淹没溢流堰对其的阻挡作用,迅速获得一个急剧增大的下沉速度,在第二淹没溢流堰前预沉池底设置的污泥坑中大量沉积,原水中的污泥大量沉积在污泥坑中;
步骤2)、原水经第一淹没溢流堰后,在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之间形成回流区,形成的负压经过吸水管、排泥沟、排泥管对污泥坑中沉积的污泥进行抽吸,将沉积在污泥坑中的污泥抽送到排泥沟中;吸水管在排泥沟中不接触排泥沟内的污泥,吸水管位于污泥上方;
由于簸箕斗中安放一根吸水管,吸水管另一边连接到排泥沟中,吸水管具有坡度,避免了排泥沟内污泥过多,吸水管接触到污泥情况下抽吸到污泥时,污泥倒吸入第一淹没溢流堰后的预沉池中而污染水质;
步骤3)、污水排到排泥沟中后,进行后续的污水处理。
本发明结构合理、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4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序批式重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金属框架压滤机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