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土豆贮藏环境远程智能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5749.6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余益军;徐时清;金尚忠;沈洋;黄帅;杨凯;徐瑞;杨家军;祝晓明;何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33333 杭州杭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尚竹亚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模块 主控器模块 贮藏 远程智能监控 土豆 通信模块 服务器数据库 环境监测功能 环境数据采集 环境数据处理 环境数据传输 访问服务器 物联网技术 硬件与软件 采集数据 环境数据 节点位置 数据输出 远程调控 远程监控 物联网 监控 二氧化碳 贴合 传送 采集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土豆贮藏环境远程智能监控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主控器模块、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在土豆窖内的不同节点位置进行环境数据采集,采集的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采集模块将环境数据传输给主控器模块;主控器模块经通信模块传送至服务器数据库,以实现土豆贮藏环境的远程监控;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得数据,了解窖中情况,这种远程智能监控方法实现了环境监测功能。并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特殊的处理,使数据输出更贴合实际。且在监控基础上实现了远程调控。本发明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原有硬件与软件部分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并通过下述的环境数据处理方式,对贮藏环境做更好的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贮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的土豆贮藏环境远程智能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土豆是第四大粮食作物,它的地位仅仅位于小麦、玉米、水稻之后。我国土豆种植技术较成熟,但是在出售前或加工生产前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贮藏。因土豆性喜冷凉,在生长完成后要经历休眠期与萌发期,此刻进入土豆的贮藏期,贮藏期大致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整个储藏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对它有影响。若不合理控制环境因素,土豆的品质会受到直接影响甚至是腐烂。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文件108052141A,106403159A,203941404U;对于土豆的监控数据,并没有考虑到环境、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综合影响,在调节过程中大多是分别单独监控和或调节,没有考虑到以上三个因素在环境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因素,因此监控或是调节不够科学严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豆贮藏环境远程智能监控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豆贮藏环境远程智能监控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主控器模块、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在土豆窖内的不同节点位置进行环境数据采集,采集的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采集模块将环境数据传输给主控器模块;主控器模块经通信模块传送至服务器数据库,以实现土豆贮藏环境的远程监控;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得数据,了解窖中情况,这种远程智能监控方法实现了环境监测功能。
本发明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原有硬件与软件部分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并通过下述的环境数据处理方式,对贮藏环境做更好的监控。
本发明采用科学高效的方式将土豆贮藏的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与监控,并使其集中规模、批量存储,使得土豆一直处于最适宜的存储环境中,解放了生产力,降低了不必要的损失。通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土豆贮藏环境进行有效的远程智能监控。
因为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三种不同环境参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主控器模块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土豆窖内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这三个因素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使输出数据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之后再进行上传至服务器数据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数据做预处理,计算每个要素的基本概率值、信任度以及似真度;
①设基本概率赋值函数mi:Ξ作为辨识框架,所以基本概率赋值函数:Ξ2→[0,1],且满足m(Ξ)=0,∑a(Ξm(A)=1;
②信任函数Y(A):Ξ是辨识框架,函数Y:2Ξ→[0,1]使信任函数Y(φ)=1,对于n各证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5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