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轨机构、防脱轨道岔及变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7452.3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詹仕见;唐伟锋;何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7/10 | 分类号: | E01B7/10;E01B7/20;E01B25/26;B61L5/06 |
代理公司: | 11590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 挡片 扭力限制器 过渡段 变轨机构 防脱轨 变轨 驱动电机 引导段 变轨系统 扭矩过载 限制扭矩 有效解决 自动纠偏 传递 脱轨 岔口 打滑 跑偏 直行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轨机构、防脱轨道岔及变轨系统,所述变轨机构包括扭力限制器,扭力限制器用于在所传递的扭矩过载时打滑,并限制扭矩从扭力限制器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所述道岔包括第一道岔挡片和第二道岔挡片,第一道岔挡片和第二道岔挡片分别用于引导和/或约束车辆直行或变轨,第一道岔挡片和第二道岔挡片均包括过渡段及设置于过渡段两端的引导段和保护段,引导段和保护段均用于引导动作未到位的变轨轮驶入过渡段,过渡段用于引导变轨轮通过岔口;本发明,通过带扭力限制器的变轨机构与防脱轨道岔相配合,既可以实现自动纠偏、防脱轨的目的,有效解决跑偏、脱轨等问题,又可以有效保护驱动电机,避免驱动电机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轨机构、防脱轨道岔及变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主要用于为车辆(如火车、动车、地跌、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的轿厢等)提供行进的线路,车辆设置有行走轮,以便与轨道相配合;车辆沿轨道的运行通常分为双轨运行和单轨运行,其中,双轨运行的是指车辆同时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的引导下前行,如火车、动车、地跌等轨道交通工具通常采用双轨运行;单轨运行是指车辆只沿一条轨道运行,相对于双轨运行而言,可以大大降低轨道的成本,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不如双轨运行,在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应用较多。
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包括若干条轨道及设置于轨道岔口处的道岔,对于双轨运行的轨道,在岔口处通常存在断口;道岔通常需要与设置于车辆的变轨机构相配合,以便引导车辆顺利通过所述断口,并沿原轨道继续前行或变轨道到另外一条轨道上运行。现有的变轨机构通常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及用于与道岔相配合并用于引导车辆通过岔口的引导部(如变轨轮等),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引导部相连,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引导部动作,并与对应的道岔相配合,以便在道岔的引导下顺利通过岔口;在理想状态下,车辆在进入岔口之前,变轨机构就会提前动作,以确定前行的方向(路线),进入岔口后,车辆的运行状态会由双轨运行变为单轨运行,并由变轨结构上的变轨轮引导车辆前行,在驶离岔口时,车辆的运行状态会由单轨运行重新变为双轨运行;然而,现有的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在车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变轨机构通常存在动作未到位(即没有运动到指定位置)或变轨机构失效的问题,一方面会导致车辆失去导向,使得车辆不能按给定的路线行走,另一方面,车辆在通过岔口时非常容易跑偏,且非常容易发生脱轨事故,但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双轨运行的轨道中,例如中国专利CN 207498750 U公开的一种微轨道岔结构及中国专利CN 108313068 A中公开的一种列车主动导向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虽然都涉及到了在岔口内设置道岔的问题,但仍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此外,现有的道岔结构复杂,安装麻烦,成本高,不利用推广和大量使用。2、在进入岔口之前,如果变轨机构动作未到位或失效时,变轨机构中用于与道岔相配合的引导部通常会与道岔发生剧烈的碰撞,并会在碰撞的瞬间产生较大扭矩,非常容易烧毁与引导部相连的驱动电机,而且驱动电机出现故障后,不仅维修麻烦,而且维修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可以相互配合的变轨机构及防脱轨道岔,其中,变轨机构不仅可以引导车辆变轨,而且可以有效保护驱动电机,防脱轨道岔可以与变轨机构相配合,并引导车辆准确、快速通过岔口,也可以在变轨机构动作不到位及变轨机构失效时,起到纠偏、防脱轨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在变轨的过程中出现跑偏、脱轨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7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轨道轨枕自动识别系统
- 下一篇:平交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