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稳定型覆膜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8337.8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铜峡市瑞通支撑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02 | 分类号: | B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7516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稳定 型覆膜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稳定型覆膜砂,属于铸造材料领域。本发明以聚乳酸、硬脂酸镧等为原料,结合后续的纳米粒子作用相互联结,形成具有纳米微孔的空间网状结构,改善覆膜砂的成型效果。以三种纳米粒子为纳米料进行超声分散、酸混作用,提高分散效果,纳米TiO2的加入,能够在受到外界压力作用时,吸收大量塑性形变能,改善了所制覆膜砂的柔软性,增大了壳型的挠度,提高了高温抗压强度。在共混过程中,无机‑有机组分间相互作用,使得覆膜砂内部形成致密的隔气层,受到高温作用时能够减少对本覆膜砂内部的影响。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常用覆膜砂存在高温抗压强度较低,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覆膜砂脱壳、结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稳定型覆膜砂。
背景技术
覆膜砂是指造型前在砂粒表面覆有一层固体树脂膜的型砂或芯砂。其常用的覆膜工艺有冷法和热法两种工艺。冷法是将树脂用乙醇溶解,加入原砂进行混碾,并在混砂过程中乙醇挥发,随后加入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使二者包覆在砂粒表面,得覆膜砂。由于冷法覆膜工艺生产效率极低,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热法,其工艺要点是,在混砂机中,把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原砂与热塑性酚醛树脂接触,使其熔融,并使树脂包覆在砂粒表面,随后顺次加入固化剂及润滑剂,冷却、破碎、筛分得成品覆膜砂。
覆膜砂主要采用优质精选天然石英砂为原砂,热塑性酚醛树脂,乌洛托品及增强剂为原料。根据用户的不同技术需求,在固化速度、脱膜性、流动性、溃散性、铸件表面光洁度、储存等方面适当调整配比。覆膜砂可以广泛用于汽车缸体、缸盖、各类管件、泵体等复杂铸件的生产。若铸件的浇注温度高,铸件容易出现烧结和脉纹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铸件内腔及外观的表面质量,铸件清理困难甚至造成产品报废,导致铸件产品的不良率居高不下;同时铸钢及高合金铸铁件在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快、收缩量大。
目前覆膜砂厂家主要采用提高酚醛树脂加入量、添加耐高温添加剂、偶联剂来提高产品的耐火度,来克服铸钢及高合金铸铁件浇注温度的特点,但效果远达不到客户对铸件产品的品质要求,随着树脂量加入量提高,覆膜砂受热时释放的气量会迅速增加,极易造成铸件气孔缺陷。现有的覆膜砂产品采用沙漠的风积砂或者海砂为骨料,在铸造过程中远远满足不了铸钢及高合金铸铁件浇注温度高、收缩快、收缩量大、同时又需要覆膜砂本身强度高、发气量小的特点。而且覆膜砂品类中没有激冷效果及高的透气性,往往造成铸件开裂及表面气孔缺陷而报废;另外,现有的覆膜砂产品大多采用一般普通的硅砂,砂芯的抗拉、抗弯强度低、而发气量高,因此会造成漂芯(砂芯在铁水浮力作用下,发生移位、变形等问题)、铸件变形及铸件气孔缺陷而报废。
另外,覆膜砂与其它粘结剂砂对比后具有以下优点:粘结强度最高,特别适合于制造壳型或壳芯、且便于保存,可大幅度地节约原砂和粘结剂等,尤其适用于高尺寸精度、低表面粗糙度的铸钢、铸铁和有色合金件铸件的大批量生产,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
过去用覆膜砂制的型或芯,在浇注及落砂后,这些旧砂都作为废砂弃掉,从未作再生处理。近年来,提倡绿色铸造,为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砂资源,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内部分铸造企业开始对覆膜砂废砂进行再生回用。其回用工艺大多采用热法,即对浇注及落砂后的覆膜砂废砂,进行碎碎、筛分、磁选处理,然后进入热法再生装置,废砂经过700℃以上的高温,使其表面的粘结剂膜烧失,然后再对其进行抽风去粉尘,再降温到适合混制覆膜砂的130~150℃的温度,得到再生原砂。以此再生原砂为耐火骨料,再采用上述的热法覆膜工艺进行混制覆膜砂,从而达到废砂的回收再利用目的。采用覆膜砂热法再生工艺,将废砂加热到700℃以上和降低到150℃以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生产效率低。
目前的覆膜砂存在高温抗压强度较低,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覆膜砂脱壳、结块等缺点,不能满足现有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用覆膜砂存在高温抗压强度较低,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覆膜砂脱壳、结块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温稳定型覆膜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铜峡市瑞通支撑剂有限公司,未经青铜峡市瑞通支撑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