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8532.0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A·弗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得科环球设备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金林辉;吴鹏 |
地址: | 奥地利菲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压缩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压缩机,其包括:电驱动单元;能借助于驱动单元驱动的、用于以脉冲节拍方式压缩制冷剂的活塞‑缸单元;和能被制冷剂穿流的、具有至少一个消声室的、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至少一个消声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声单元与活塞‑缸单元连接,以便实现在消声单元和活塞‑缸单元之间的制冷剂交换。本发明提出,所述至少一个消声单元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具有功能表面,其中,功能表面被设计成,使得消声单元的具有功能表面的区段的发射率小于0.7,优选小于0.5,特别优选小于0.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声单元或消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沿流动方向布置在活塞‑缸单元后面的压力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压缩机,其包括:电驱动单元;能借助于驱动单元驱动的、用于以脉冲节拍方式压缩制冷剂的活塞-缸单元;和能被制冷剂穿流的、具有至少一个消声室的至少一个消声单元,该至少一个消声单元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声单元与活塞-缸单元连接,以便实现在消声单元和活塞-缸单元之间的制冷剂交换。
背景技术
密封封装的制冷剂压缩机是早就已知的并且主要用在冰箱或冰柜或冷冻货架中。这种制冷剂过程同样是早就已知的。制冷剂在此通过从待冷却的空间吸收能量而在蒸发器中被加热并且最后发生过热以及借助于具有活塞-缸单元的制冷剂压缩机泵到较高的压力水平,在那里热量通过冷凝器输出并且通过节流部重新返回到蒸发器中,在该节流部中进行制冷剂压力降低和制冷剂冷却。
(气态的)制冷剂的吸入通过直接来自于蒸发器的吸气管在活塞-缸单元的吸入行程期间进行。吸气管在已知的密封封装的制冷剂压缩机的情况下通常通入密封封装的压缩机壳体中,大多时候在吸气消声器的入口附近通入,制冷剂从那里流入吸气消声器中并且穿过该吸气消声器流到活塞-缸单元的吸入阀。也就是说,吸气消声器沿流动方向看位于活塞-缸单元前面并且首先用于,使制冷剂压缩机的噪声水平在吸入过程中保持尽可能低。
此外,压力消声器大多时候沿流动方向看位于活塞-缸单元后面,该压力消声器用于,使制冷剂压缩机的噪声水平在被压缩的制冷剂流出时保持尽可能低。
用于改进制冷剂压缩机的效率的可能性特别在于,在压缩过程开始时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在活塞-缸单元的气缸中制冷剂的吸入温度的每次降低都引起用于压缩过程所需的技术工作的减少。
在已知的密封封装的制冷剂压缩机中,由结构决定地,在制冷剂的穿过吸气消声器到达活塞-缸单元的路径上发生制冷剂的剧烈升温。这可以归因于压缩机壳体内部的升温,该升温主要由于在压力消声器中导出的、被压缩的制冷剂而发生。在压力消声器中导出的、被压缩的制冷剂具有高达180℃的温度并且因此呈现为一种巨大的热源。这导致压缩机壳体内部的升温并且进一步导致向位于吸气消声器中的制冷剂的热传递。
在发动机冷却方面也不期望由于压力消声器中的被压缩的制冷剂而导致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升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剂压缩机,该制冷剂压缩机避免了上述缺点。在压缩机壳体内部中的温度上升应该被减少。特别应该在压缩过程开始时使制冷剂温度保持尽可能低,以便提高效率。
开头所述的目的在如下制冷剂压缩机——该制冷剂压缩机包括:电驱动单元;能借助于驱动单元驱动的、用于以脉冲节拍方式压缩制冷剂的活塞-缸单元;和至少一个能被制冷剂穿流或流过的、具有至少一个消声室的消声单元,该消声单元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声单元与活塞-缸单元连接,以便实现在消声单元和活塞-缸单元之间的制冷剂交换——中根据本发明由下述方式实现,即,所述至少一个消声单元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具有功能表面,其中,功能表面被设计成,使得消声单元的具有功能表面的区段的发射率小于0.7,优选小于0.5,特别优选小于0.1。
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存在的功能表面减少了由于在至少一个消声单元处的辐射所导致的热辐射和/或热吸收。通过应用功能表面,至少一个消声单元在每个存在有功能表面的区域中都具有降低的发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得科环球设备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尼得科环球设备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