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卵细胞培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8638.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申峰;姬德茹;刘赵淼;闫成金;李宗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腔 脱气室 主通道 细胞培养 观测 低压抽吸口 固体结构 结构组成 流体通道 培养装置 人类生物 细胞捕获 重要意义 逐渐减小 低入口 高流速 剪切力 培养腔 微尺度 微流控 下底板 捕获 科学研究 芯片 细胞 医学 出口 | ||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卵细胞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固体结构(1)、培养液入口(2)、细胞入口(3)、细胞培养腔结构(4)、低压抽吸口(5)、真空入口(6)、脱气室结构(7)、主通道结构(8)、出口(9)、培养液出口(10)、真空出口(11)和下底板(12);
具体而言,培养液入口(2)、细胞入口(3)、细胞培养腔结构(4)、低压抽吸口(5)、真空入口(6)、脱气室结构(7)、主通道结构(8)、出口(9)、培养液出口(10)和真空出口(11)是主体固体结构(1)上的凹槽或孔洞结构,且各凹槽或孔洞结构为芯片工作时的流体流动区域;
培养液入口(2)与细胞入口(3)分别设计在主通道结构(8)的左侧端部,出口(9)设计在主通道结构(8)的另一侧;培养液入口(2)与主通道结构(8)在同一水平线上,细胞入口(3)与主通道结构(8)垂直;细胞培养腔结构(4)布置在主通道结构(8)上,脱气室结构(7)布置在细胞培养腔结构(4)和主通道结构(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卵细胞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固体结构(1)和下底板(12)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作,并通过氧离子上下键合固定,下底板(12)置于主体固体结构(1)底部,以支撑芯片主体结构并提供流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卵细胞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入口(3)将细胞通入主通道(8)中,在低压抽吸口(5)处通过蠕动泵进行轻微抽吸,使得细胞在重力以及抽吸作用下进入细胞培养腔(4)中并固定,开启入口(2)通入培养液,将孔洞(5)改成培养液出口,细胞通过流动的细胞培养液在细胞培养腔(4)中稳定的保持固定状态;在细胞的装载,固定和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总是开启真空入口(6),脱气室(7)中保持真空状态,PDMS的透气性实现流体通道和细胞培养腔(4)中的气泡逐渐变小并消失,实现卵细胞稳定的培养以及观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卵细胞培养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实验装置的整体尺寸根据所培养细胞的尺寸进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6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