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粒体靶向型外用药物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8893.5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姜雷;涂家生;庄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9/127;A61K47/24;A61K47/42;A61K47/36;A61K47/10;A61K45/00;A61K31/122;A61P17/00;A61P1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张铂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粒体 靶向 外用 药物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粒体靶向型外用药物制剂,包括药物、药物载体和辅料,所述药物载体为线粒体靶向的磷脂,磷脂的亲水头部通过酰胺键或酯键连接(3‑丙羧基)三苯基磷、精氨酸、赖氨酸或由精氨酸和/或赖氨酸组成的树状多肽分子。所述药物载体制成的载药脂质体带有正电荷,易于被细胞摄取,可以在该跨膜电位的驱动之下靶向至线粒体,使得药物在线粒体被释放且逐渐聚集,可进一步在线粒体发挥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递送系统领域,涉及一种线粒体靶向型外用药物制剂,适用于皮肤护理以及皮肤病的防治。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外用制剂的应用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皮肤疾病的治疗,另一类是日常的皮肤护理。目前,常用的经皮给药制剂往往存在两大缺陷,(1)制剂的透皮性能差,药物更多的停留在皮肤表层影响最终药效;(2)药物缺少细胞内的次级靶向,不能在特定作用位点发挥功效。以紫外辐射诱发各类皮肤疾病为例,太阳照射所产生的的长波紫外线可以到达皮肤的浅层,引起皮肤的弹力纤维发生改变,导致皮肤产生皱纹而诱发光衰老。研究表明,紫外线对皮肤的老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皮肤细胞生成活性氧自由基(ROS)而攻击DNA、蛋白质、辅酶、脂类等生物活性大分子,造成DNA复制错误;同时紫外线可降低皮肤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皮肤免疫功能;紫外线照射还可导致弹性纤维变性,使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及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而活性氧自由基大多在细胞内的细胞器线粒体产生及聚集,而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场所,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存在下,线粒体不断受到活性氧自由基的伤害导致细胞衰老死亡。因此,可以通过抑制及消除线粒体自由基来防护紫外辐射损伤。本发明涉及到的制剂及线粒体靶向技术可以增加药物的透皮性能同时实现细胞线粒体的靶向性,从而发挥最大的药效,减缓皮肤光老化的程度。
发明内容
申请号为201910613285.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类线粒体靶向的磷脂,磷脂的亲水头部通过酰胺键或酯键连接(3-丙羧基)三苯基磷、精氨酸、赖氨酸或由精氨酸和/或赖氨酸组成的多肽,可应用于药物递送载体,能够使得药物在组织中高度渗透及靶向细胞线粒体。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对其在皮肤病防治以及皮肤护理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供了这类磷脂作为药物载体的线粒体靶向型外用药物制剂。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粒体靶向型外用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药物载体和辅料,所述药物载体为线粒体靶向的磷脂,磷脂的亲水头部通过酰胺键或酯键连接(3-丙羧基)三苯基磷、精氨酸、赖氨酸或由精氨酸和/或赖氨酸组成的多肽。
所述磷脂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及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等。
磷脂亲水头部的羟基或者氨基可以与(3-丙羧基)三苯基磷、精氨酸、赖氨酸或由精氨酸和/或赖氨酸组成的多肽的羧基反应,形成酰胺键或者酯键。
优选的,所述多肽为精氨酸和/或赖氨酸通过酰胺键组成的树形多肽:(n代表精氨酸、赖氨酸,以酰胺键形成树形网络)。
优选的,组成树形多肽的氨基酸数量为2-10,更优选2-5,选用低代数的磷脂可以使得材料合成简单易控,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高重复性及高产量。同时较低代数的树形分子多肽构建的磷脂,利用化学自主装的过程依然可以展现高代数的树形分子的优点,有可以降低高代数自身的毒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一个具体的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磷脂亲水部分为磷脂酰乙醇胺,具有如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骨传导的无线电子听针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 下一篇:智能语音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