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管道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9150.X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一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段 弯折段 线段 净化管道 滤布 填充 活性炭 闭合 多层滤网 灰尘过滤 交叉安装 净化装置 排出管道 排气管道 依次连接 制造成本 清理刷 小颗粒 内壁 附带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气管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管道,净化管道呈“W”型,由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折段、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折段、第三直线段、第三弯折段以及第四直线段依次连接闭合而成,其中,第一直线段内壁交叉安装有清理刷,第二弯折段,第三弯折段,以及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和第四直线段下部均填充有水,第二弯折段两端各安装有一层滤布,滤布之间填充有活性炭,第四直线段上部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多层滤网。本发明能够将气体中附带的极小颗粒的灰尘过滤掉,以使排出管道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对空气无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具体是一种排气管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工生产厂房安装了排气管道,以便将厂房内的产生的废气、灰尘等有害物质排到厂房外,从而净化厂房内的空气,降低这些有害物质对厂房内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企业会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一个过滤,但是这种过滤并不彻底,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因此,对环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生态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管道净化装置,能够净化管道内的废气、灰尘等有害物质,使排气管道排出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
本发明一种排气管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管道,净化管道呈“W”型,由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折段、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折段、第三直线段、第三弯折段以及第四直线段依次连接闭合而成,其中,第一直线段内壁交叉安装有清理刷,第二弯折段,第三弯折段,以及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和第四直线段下部均填充有水,第二弯折段两端各安装有一层滤布,滤布之间填充有活性炭,第四直线段上部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多层滤网。
进一步,第二弯折段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净化管道中。
优选地,多层滤网从下至上每一层滤网的目数逐渐增大。
进一步,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
进一步,排污阀上还安装有鼓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管道内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清理刷、水、活性炭、水、滤网,且滤网设置多层,气体经过清理刷,清理刷过滤掉大颗粒灰尘,再经过水,将灰尘沉淀在水中,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小颗粒灰尘及有害气体,再经过水进行二次过滤,再次沉淀部分灰尘,一些较轻的灰尘随着气体上升,经过多层滤网进行过滤,由于每一层滤网的目数,随着气体的上升而增加,因此,最终将气体中附带的极小颗粒的灰尘过滤掉,以使排出管道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对空气无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排气管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管道,该净化管道呈“W”型,由第一直线段2、第一弯折段3、第二直线段4、第二弯折段5、第三直线段6、第三弯折段7以及第四直线段8依次连接闭合而成,其中,第一直线段2内壁交叉安装有清理刷21,第二弯折段3,第三弯折段5,以及第二直线段4、第三直线段6和第四直线段8下部均填充有水,第二弯折段5两端各安装有一层滤布52,滤布52之间填充有活性炭51,第四直线段8上部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多层滤网81。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第二弯折段5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净化管道中,需要对滤布52或活性炭51进行更换时,可以将第二弯折段5从净化管道上取下来,对滤布52或活性炭51进行更换,更换结束后,再将第二弯折段5安装在净化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一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一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