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脱硫灰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9291.1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赖毅强;苏清发;陈永瑞;陈宏;邱振中;徐灿凤;王建春;卢茂源;张原;林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2/14 | 分类号: | C04B22/14;B01D53/81;B01D53/50;B01D53/73;C04B10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纪志超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法脱硫灰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氧化热风与待处理的干法脱硫灰一同进入氧化装置进行接触,分别得到氧化后高温脱硫灰和氧化后热风;所述氧化热风的含氧量为15%~22%、温度为400℃~900℃;b)将步骤a)得到的氧化后高温脱硫灰进行冷却,得到处理后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利用氧化热风与干法脱硫灰直接、充分接触氧化,具有高效的传热、传质效率,缩短氧化时间,而且温度范围更广、对含氧量要求更宽,氧化后热风送至热风回用装置进行继续利用,从而具有较好适应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并且处理后的产品适合作为水泥缓凝剂进一步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法脱硫灰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干法脱硫灰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烟气脱硫主要采用湿法、半干法和干法脱硫工艺,随着我国对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对SO3和烟囱“白龙”、脱硫废水提出治理要求,越来越多的工业烟气净化装置选用包括循环流化床(CFB)、旋转喷雾干燥(SDA)、干吸收剂喷射脱硫(DSI)等干法/半干法脱硫装置。由此产生的干法脱硫灰也越来越多,2018年全国干法脱硫灰估计超过1500万吨,预计在2020年之后将超过2500万吨/年。
干法脱硫灰具体指采用半干法或干法脱硫工艺(CFB-FGD、SDA、DSI等)产生的、亚硫酸钙含量较高的干态粉末状混合物,主要成分为半水亚硫酸钙、硫酸钙、碳酸钙、氢氧化钙及飞灰等,含水率低(一般低于2%),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随着干法脱硫工艺在国内的全面推广,干法脱硫灰产生量越来越大,需要找到批量大、经济性好、能够为市场接受的综合利用渠道。我国水泥产量大、分布广,是消耗工业灰渣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干法脱硫灰中含有大量与脱硫石膏中硫酸钙类似的亚硫酸钙,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含亚硫酸钙的干法脱硫灰直接用作水泥缓凝剂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部分熟料的缓凝时间太长;二是对不同熟料的适应性较差。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与传统的水泥缓凝剂——硫酸钙不同,由于亚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小、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的反应产物也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其缓凝效果及适应性差异较大;其次,虽然亚硫酸钙氧化为放热反应,但是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气固反应难以进行;再次,由于亚硫酸钙在高温、缺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造成SO2重新释放,此外,在900℃以上的高温,碳酸钙也会开始大量分解,有可能导致最终产品中氧化钙含量太高,影响水泥的缓凝效果,使得氧化后干法脱硫灰无法用作水泥缓凝剂。
虽然不少研究表明,干法脱硫灰中的亚硫酸钙在合适的温度、时间和氧气条件下可以氧化成硫酸钙,并代替天然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并且一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也积极开发脱硫灰氧化技术和装备;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采用催化氧化法、即在常温条件下通过加入诸如高锰酸钾、乙酸、二氧化锰等催化剂,促进脱硫灰氧化,这种方法一方面氧化时间长、效率低,另一方面不仅要消耗催化剂而且还引入不必要的杂质。
另外,也有专利公开了高温氧化脱硫灰中CaSO3的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1023197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利用液态钢渣余热氧化钙基干法或半干法烟气脱硫渣”、公开号为CN10270161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将亚硫酸钙型脱硫石膏放入沸腾炉中在温度为480~500℃的条件下进行烧制20~40min后将其主要成分亚硫酸钙氧化制成Ⅱ型无水石膏”、公开号为CN1020101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将经过微细化处理后的脱硫灰放置于温度为450~700℃的密闭容器中,在密闭容器中鼓入氧气或者空气,反应20~60分钟”;以上方法和装置虽然能够实现脱硫灰中CaSO3的氧化,但由于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原因,很难保证温度、时间、氧气氛围等氧化条件的稳定和均衡,而且由于能耗高、成本高,都不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