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9646.7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6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珏;庄飚;邓玲;蔡一鸿;骆益民;廖睿;方遒铿;黄志新;李炎强;陈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姣琴;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承载 能力 配置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与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获取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根据实际流量数据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根据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根据实际负载率对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通过以4G网络的数据为基础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基于实际负载率对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以实现基于4G网络的现实情况实现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的配置,从而实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提高配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对5G网络的使用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内,由2G网络发展成3G网络,又由3G网络发展为4G网络,而近几年,5G网络也有了新的突破并实现落地。由于5G网络对基站的承载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4G网络,而以目前4G网络的承载能力的基站的框架显然无法满足5G网络的需求,因此,如何满足5G网络的承载能力成了焦点。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多业务综合承载的方式,具体地,由于5G组网存在两种模式,分别为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其中,NSA模式以4G基站作为锚点,主要面向eMBB业务,提供大带宽互联网服务,SA模式是完全独立建设的5G网络,能够提供5G网络愿景提出的各种服务场景,通过普遍的对4G网络进行升级,以满足5G网络的承载能力。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5G网络承载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5G网络承载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获取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流量数据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括空口下行流量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
根据所述单站峰值和所述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确定所述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响应于所述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则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包括:
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密集区域或所述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小步快跑算法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小区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