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9787.9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庄楚升;庄楚波;庄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乾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E02D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渗水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防渗水的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坑周边开挖支护坑,支护坑底部开设预埋槽,预埋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临时支护板,向两个临时支护板之间浇筑防水混凝土形成防水层,防水层初凝后,取下临时支护板,向基坑内的防水层的两侧浇筑普通混凝土形成支护层,支护层初凝后开挖基坑。具有放置阻水且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渗水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
授权公告号为CN10511351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基坑的侧壁设置竖向截水层、底部设置坑底截水层和坑底反力桩;竖向截水层由竖向混凝土桩和符合截水板组成;在复合截水板的 底部设预设板尖、竖向分段处和纵向分段处分别设置竖向连接插槽和横向连接插槽、侧壁设置横向加筋板和竖向加筋板;在横向加筋板和竖向加筋板相交处设置横向加筋体;复合截水板包括三层,即中间刚性加筋层和两侧防水层;中间刚性加筋层采用高强度钢板或塑料板或钢筋混凝土 板;两侧防水层采用塑料板;中间刚性加筋层与两侧防水层采用粘贴连接与螺栓共同连接。
通过支护结构为基坑防水,能够实现基坑的防水,阻止基坑外的水伸入基坑内。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支护桩防水需要使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相对普通混凝土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降低防渗水支护结构的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基坑周边开挖支护坑,支护坑底部开设预埋槽,预埋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临时支护板,向两个临时支护板之间浇筑防水混凝土形成防水层,防水层初凝后,取下临时支护板,向基坑内的防水层的两侧浇筑普通混凝土形成支护层,支护层初凝后开挖基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层与支护层使用不同材料的混凝土,能够减少防水混凝土的用量,进而节约成本,通过支护板为防水混凝土形成支护空间,方便防水混泥土的浇筑,防水层初凝后即进行支护层的浇筑能够容易让支护层与防水层能够更好的连接在一起,提高连接强度。
一种基坑防渗水结构,包括支护坑,位于支护坑内底部的预埋槽,浇筑在预埋槽内的防水层,以及两侧分别连接在防水层上与支护坑内壁上的支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层能够实现防水功能,通过支护层提高支护墙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支护层靠近防水层一侧向预埋槽内延伸有加固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沿的设置能够让防水层与支护层的强度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支护层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于防水层两侧,且分别与支护坑的两个内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护层设置在防水层两侧,能够提高支护强度,且减少了防水层的所用的材料。
一种用于基坑防渗水临时支护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槽,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埋槽内的临时支护板,所述预埋槽位于支护坑的中部,所述临时支护板贴放在预埋槽的侧壁上,临时支护板远离预埋槽一侧转动连接有支腿,支腿远离临时支护板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支腿的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乾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乾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