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0159.2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罗燕平;李坤;文展;马印怀;侯玲超;安凤华;徐双利;刘树中;喻文映;冯国春;谭军;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51218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袁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控制模块 激光测距仪 隧道 转换模块 路由器 倾斜仪 路由 指挥部 沉降观测装置 参数信息 动态观测 光纤传递 实时采集 隧道洞口 准确监测 沉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内的至少一个激光测距仪、至少一个倾斜仪、中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设置于隧道洞口的4G路由转换模块和指挥部路由器,所述激光测距仪和倾斜仪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激光测距仪和倾斜仪的参数信息,并通过光纤传递给4G路由转换模块和指挥部路由器。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及时准确监测隧道的变化,达到动态观测隧道施工期沉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强,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调查研究发现,公路工程中的隧道病害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严重威胁隧道内的行车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运营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桥梁隧道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工程的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须加强隧道质量的控制力度,而检测则是隧道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传统隧道质量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查为主,结果依赖于检测人员水平,监测点位少; 自动化程度低;监测周期达不到要求远不能满足现场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该发明及时准确监测隧道的变化,达到动态观测隧道施工期沉降的效果。
一种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内的至少一个激光测距仪、至少一个倾斜仪、中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设置于隧道洞口的4G路由转换模块和指挥部路由器,所述激光测距仪和倾斜仪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激光测距仪和倾斜仪的参数信息,并通过光纤传递给4G路由转换模块和指挥部路由器。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测距仪数量为两个,均包括相位差分检测器,用于计算激光测距仪与被测物体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倾角仪的数量为四个,设置于隧道内墙体上,用于测试水平角度的变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云端服务器,所述的4G路由转换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用于将参数信息实时上传。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智能终端,所述指挥部路由器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智能终端实时查看监控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指挥部路由器通过500米的光纤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显示模块和预警模块,分别用于实时显示参数信息和根据参数信息进行实时预警。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及时准确监测隧道的变化,达到动态观测隧道施工期沉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智能终端的APP页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如图1、如图2所示,一种隧道施工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内的至少一个激光测距仪、至少一个倾斜仪、中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设置于隧道洞口的4G路由转换模块和指挥部路由器,所述激光测距仪和倾斜仪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激光测距仪和倾斜仪的参数信息,并通过光纤传递给4G路由转换模块和指挥部路由器。
激光测距仪中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经过距离L以被测物体被反射回来,进入相位差检测器;另一部分直接进入相位差检测器。相位差检测器测量两部分激光的相位差,并根据相位差值计算出激光发射器与实测物体之间的距离L,激光测距仪直接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在隧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0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