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0456.7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生威;李其仲;黄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3/28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三元催化器 可转动环 吸附网 可拆卸连接 防堵塞 清洗 进气口 催化反应 可转动 络合物 拆卸 内置 吸附 汽车 体内 堵塞 分解 | ||
本发明涉及三元催化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催化反应的载体,所述壳体的进气口处套设有可转动环,所述可转动环旋转安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转动环内置有用于吸附和分解络合物的吸附网。本发明的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在可转动环中安装吸附网,通过吸附网可以大大减少载体内的堵塞,而且通过可转动环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将吸附网拆卸下来清洗,减少了三元催化器整体的清洗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元催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从汽车发动机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CO、CH和NOx化合物及微粒,在排入大气前都以三元催化器进行净化处理,当尾气通过三元催化器时,催化器中的载体净化剂与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CO、HC、NOx等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CO2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H2O和CO2,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可以净化处理90%以上的有害物质。但是,三元催化器中的通孔容易堵塞,使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缩短,造成催化剂严重浪费,同时导致车辆尾气排放超标、发动机过热等症状,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在车辆运行时易产生安全隐患。当三元催化器堵塞后需要打开净化器壳体进行更换,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在可转动环中安装吸附网,通过吸附网可以大大减少载体内的堵塞,而且通过可转动环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将吸附网拆卸下来清洗,减少了三元催化器整体的清洗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催化反应的载体,所述壳体的进气口处套设有可转动环,所述可转动环旋转安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转动环内置有用于吸附和分解络合物的吸附网。
进一步,所述可转动环包括旋设侧,所述旋设侧具有圆形的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进气口处具有可与所述第一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
进一步,所述可转动环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吸附网卡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进气口处安设有进气锥管,所述进气锥管的大口径口与所述壳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可转动环设于所述大口径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进一步,所述进气锥管的小口径口处设有进气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出气口处安设有出气锥管,所述出气锥管的大口径口与所述壳体的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出气锥管的小口径口处设有出气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圆柱型,圆柱型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及所述可转动环的内壁上均设有减震层。
进一步,所述可转动环的外壁上安设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吸附网和所述载体上均设有催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在可转动环中安装吸附网,通过吸附网可以大大减少载体内的堵塞,而且通过可转动环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将吸附网拆卸下来清洗,减少了三元催化器整体的清洗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堵塞汽车的三元催化器的可转动环以及吸附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进气管;2-进气锥管;3-吸附网;4-可转动环;5-减震层; 6-壳体;7-载体;8-出气锥管;9-出气管;10-催化层;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0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