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气库布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0870.8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7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程;兰义飞;赵忠军;安红燕;于浩杰;徐文;李进步;肖峰;李鹏;郑腊年;李浮萍;朱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气库布井 方法 | ||
1.一种储气库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建库区域划分区域
根据地层系数,将建库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
步骤二:计算不同区域工作气量与区域内采气井数关系
根据步骤一划分的两个区域,通过如下过程得到不同区域工作气量与区域内采气井数关系
a.计算不同区域原始地质储量;
b.计算不同区域地层压力P与区域累计产气量Q关系;
c.确定储气库建库区域气井在不同地层压力下合理日产气量;
d.根据c中气井合理日产气量计算结果,确定不同区域气井合理日产量平均值与地层压力关系;
e.确定采气第n天区域累计采气量与区域气井合理日产气量关系;
f.确定采气第n天区域累计采气量计算公式;
g.计算不同区域在不同井数条件下区域工作气量;
h.根据g计算结果拟合不同区域工作气量与区域内采气井数关系;
步骤三:确定不同区域所应布置的采气井数
根据步骤二得到的不同区域工作气量与区域内采气井数关系,按照工作气量最大化原则,确定不同区域布置的采气井数;
步骤四:布井
根据步骤三确定的不同区域布置的采气井数,按照区域形状采取均匀的方式进行布井;
所述的步骤二的b中,计算不同区域地层压力P与区域累计产气量Q关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i为储气库建库区域原始地层压力,单位为MPa;
PA为A区目前地层压力,单位为MPa;
PB为B区目前地层压力,单位为MPa;
GA、GB分别为A区、B区原始地质储量,单位为108m3;
QA、QB分别为A区、B区目前累计采气量,单位为108m3;
ZA为A区目前地层压力下偏差系数;
ZB为B区目前地层压力下偏差系数;
Zi为原始地层压力下偏差系数;
所述步骤二的d中,确定不同区域气井合理日产量平均值与地层压力关系的具体方法,是根据步骤二c中气井合理日产气量得到的结果,计算不同区域气井在不同地层压力下合理日产量平均值,然后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拟合不同区域气井合理日产量平均值与地层压力关系,得到关系式:
qhA=fA(PA)
qhB=fB(PB)
式中:qhA、qhB分别为A区、B区某一地层压力下气井合理日产气量平均值,单位为104m3/d;
所述步骤二的e中确定采气第n天区域累计采气量与区域气井合理日产气量关系的方法为:气井每天按照合理日产气量生产,根据物质守恒定律,采气第n天区域累计采气量与区域气井合理日产气量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
QAn、QBn分别为采气第n天A区、B区累计采气量,单位为108m3/d;
qhAn、qhBn分别为采气第n天A区、B区气井的合理日产量,单位为104m3/d;
NA、NB分别为A区、B区采气井井数;
所述步骤二的f中,确定采气第n天区域累计采气量计算公式的具体方法是将步骤二中的b得到的计算公式带入到步骤二中的d相应计算公式中,再将得到的新公式带入到步骤二的e相应计算公式中,最终得到采气第n天区域累计采气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QAn、QBn为采气第n天A区、B区累计采气量,单位为108m3/d;
QA(x-1)、QB(x-1)为采气第x-1天A区、B区累计采气量,单位为108m3/d;
ZA(x-1)、ZB(x-1)为采气第x-1天A区、B区地层压力下偏差系数;
步骤二的h中确定不同区域工作气量与区域内采气井数关系的方法,是根据步骤二中g的计算结果,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拟合不同区域工作气量与区域内采气井数关系,得到关系式如下:
QA工作=f2A(NA)
QB工作=f2B(NB)
其中:QA工作、QB工作为A区、B区工作气量,单位为108m3/d;
NA、NB为A区、B区采气井数;
所述步骤三中不同区域布置的采气井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假设区域A采气井数NA和区域B采气井数NB均为0;
②根据步骤二中的h得到的计算公式,计算在NA、NB目前取值条件下,不同区域新增一口采气井气库工作气量的增量,计算公式如下:
ΔQA工作=f2A(NA+1)-f2A(NA)
ΔQB工作=f2B(NB+1)-f2B(NB)
其中:ΔQA工作、ΔQB工作分别为A区、B区在目前NA、NB取值条件下新增一口采气井气库工作气量增量,单位为108m3/d;
③在目前NA、NB取值条件下,若储气库建设区域新增加一口采气井,该气井部署在能最大幅度提高气库工作气量的区域内;因此,将②计算得到的ΔQA工作和ΔQB工作进行对比,取新增一口采气井气库工作气量增量最大的区域,使该区域采气井数Ni增加一口,即Ni=Ni+1;
④将储气库总井数Nz与不同区域采气井数之和进行比较,若NzNA+NB,则根据NA、NB最新计算值,返回②重新计算;若N=NA+NB,则进入⑤;
⑤根据④得到的结果,将储气库A区布井井数确定为NA,B区布井井数确定为N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08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