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活性镍正极的镍锌电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1015.9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钟澄;刘晓瑞;胡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2 | 分类号: | H01M4/32;H01M4/38;H01M10/28;H01M1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陈少凌;郭国中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活性 正极 电池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泡沫镍片和Ni–NiO前驱体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90~100℃下反应5~7h;取出干燥、在N2气氛中退火处理制得Ni–NiO异质结构纳米泡沫镍片;
所述Ni–NiO前驱体溶液包括0.10mol/L~0.30mol/L的H2C2O4·H2O、1~2mol/L六亚甲基四胺以及0.1~0.2mol/LNi(NO3)2·6H2O;
S2、将所述Ni–NiO异质结构纳米泡沫镍片置于氯化镍与氧化石墨烯混合悬浮液中,进行冷冻干燥8~10h;
所述氯化镍与氧化石墨烯混合悬浮液是在强烈磁力搅拌情况下,每400~600μL浓度为0.5~3mg/mL的氯化镍前驱体溶液加入到20~50μL含氧化石墨烯0.6~1.8mg/mL、尿素0.06~0.15g/mL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配制而得;
S3、步骤S2中冷冻干燥后的泡沫镍片在NH3和Ar混合气体下700~800℃热处理3~4h,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所述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泡沫镍片为盐酸活化处理后的泡沫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是将泡沫镍片置于2~3mol/L盐酸中,在30~40℃下超声处理5~15min进行活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300~350℃,时间为2~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是在每30~50mL去离子水溶入30~50mg氧化石墨烯片和3~4g尿素配制而得。
7.一种基于单原子镍正极的镍锌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
A2、以所述单原子Ni–石墨烯修饰的Ni–NiO异质结构纳米片镍电极作为正极,以锌电极作为负极,正负极之间用隔膜隔开,两电极之间填充电解质,组装即得所述镍锌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单原子镍正极的镍锌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电极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B1、配制含1.5~5g/mL锌和1~3mg/mLBi2O3的前驱体水溶液A,将所述前驱体水溶液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正癸烷溶液混合,得混合溶液;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正癸烷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为2~6mg/mL;
B2、在每2~4mL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0.3~0.4g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0.4~0.8gPVA,得锌电极浆料;
B3、将所述锌电极浆料置于模具中,干燥;在Ar气氛下400~410℃下热处理1.5~2h,随后加热至600~660℃,空气气氛下热处理0.5~1h,制得泡沫状氧化锌;
B4、对所述泡沫状氧化锌进行电化学还原处理,在氮气气氛下干燥,制得所述锌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10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