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1050.0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党博;任志平;刘长赞;杨玲;王咪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28 | 分类号: | G01V3/28 |
代理公司: | 61253 西安维英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归莹;李斌栋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瞬变电磁 监测子系统 响应信号 上位机 探测器 井下 计算机存储介质 电导率 变化状态 电缆传输 激励信号 电磁法 时间域 监测 挂接 配置 电缆 供电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系统可以包括: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挂接于所述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的瞬变电磁探测器,以及上位机;其中,所述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通过电缆为所述瞬变电磁探测器供电;所述瞬变电磁探测器,配置为接收由瞬变电磁激励信号产生的响应信号,并将所述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电缆传输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配置为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监测储层电导率的变化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油气井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数油田以注水开发为主,在开发的后期,储层的非均质性明显,且地质特性多维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层间、层内和平面之间的渗透率变化大,各层吸水量差异显著,注入水总是沿高渗透带推进,造成纵向及平面内的注入水推进不均匀。当高渗透层的注入水推进到采油井后,继续注水只能是无效穿过高渗透层,并不能扩大低渗透层的波及体积,从而水驱波及的范围有限或无法预测。基于上述驱油替水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对储层作用效应的不可预测性,也对储层动态监测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受金属套管的影响,目前还未有能够对套后地层的电阻率进行永久监测的系统和方法,而电阻率与岩性、物性、含油性和地层水性质都有关,是评价储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实时监测套后储层的电阻率,为油田的精细水驱调整和优化开采提供指导,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研究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套后储层的实时在线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挂接于所述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的瞬变电磁探测器,以及上位机;其中,
所述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通过电缆为所述瞬变电磁探测器供电;
所述瞬变电磁探测器,配置为接收由瞬变电磁激励信号产生的响应信号,并将所述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电缆传输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配置为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监测储层电导率的变化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瞬变电磁探测器的接收线圈的响应特性,确定采样时间段;
根据所述采样时间段对所述接收线圈所接收到的响应信号进行采样;
将多个监测时间段的同一采样时刻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针对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储层电阻率变化状态。
第三部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程序,所述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储层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借助常规的永置式井下监测子系统已有的电缆和供电,保持瞬变电磁探测器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尽管储层监测系统在进行储层电导率变化监测过程中,仍然会受到金属套管的影响,但不需要重复补偿金属套管、水泥胶结质量对监测性能的影响;此外,由于金属套管在井下的腐蚀速度远远慢于储层的变化速度,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以忽略金属套管的腐蚀变化,也就能够将监测结果中关于金属套管的影响视为固定的背景噪声,从而实现套后储层电阻率变化的在线监测,提升了储层监测的时效性与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1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