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1301.5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2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安福;李景欣;尹永爱;鲍良有;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潇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颗粒 改性聚酯纤维 发热颗粒 透光层 吸光 核壳结构 壳体 内核 保暖效果 光线吸收 光线照射 制备 申请 转化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该改性聚酯纤维包括:所述改性聚酯纤维中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功能颗粒,其中,所述功能颗粒的内核为吸光发热颗粒,以及所述功能颗粒的壳体为透光层。由于其中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功能颗粒,并且该功能颗粒的内核为吸光发热颗粒、壳体为透光层,因此当由该改性聚酯纤维所制成的织物被光线照射时,光线能够透过透光层,由吸光发热颗粒将光线吸收并转化为热量,从而提供保暖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聚酯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ERS,PET)是使用广泛的合成纤维之一,其优良的性能在服装面料等织物领域广受欢迎。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在众多场合下要求服装面料等织物具有更好的保暖功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聚酯纤维进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织物保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用于满足人们对织物保暖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酯纤维,所述改性聚酯纤维中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功能颗粒,其中,所述功能颗粒的内核为吸光发热颗粒,以及所述功能颗粒的壳体为透光层。
优选的,所述透光层具体包括: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透光层。
优选的,所述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透光层,具体包括:二氧化硅层。
优选的,所述功能颗粒的形状包括球形、正方体、长方体或四面体。
优选的,所述功能颗粒的粒径为大于或等于50nm且小于或等于500nm。
优选的,在所述改性聚酯纤维中,所述功能颗粒的质量分数为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10%。
优选的,所述吸光发热颗粒具体包括:Cs0.33WO4颗粒。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提供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功能颗粒和聚酯在预设温度下进行共混造粒,其中,所述功能颗粒的内核为吸光发热颗粒,以及所述功能颗粒的壳体为透光层;
将共混造粒的产物通过熔融纺丝法纺制成改性聚酯纤维。
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250℃且小于或等于270℃。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通过如下方法生成所述功能颗粒:
向柠檬酸水溶液中加入碳酸铯溶液;
将加入碳酸铯溶液后的混合溶液在180℃至200℃下反应生成第一前驱液;
向所述第一前驱液中加入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
将加入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后的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5-8,并在25-80℃下反应生成第二前驱液;
将所述第二前驱液的滤渣经无水乙醇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所述功能颗粒。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该改性聚酯纤维,由于其中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功能颗粒,并且该功能颗粒的内核为吸光发热颗粒、壳体为透光层,因此当由该改性聚酯纤维所制成的织物被光线照射时,光线能够透过透光层,由吸光发热颗粒将光线吸收并转化为热量,从而提供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1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