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泵和发电机集成加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1754.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豆刚;王润身;王兆远;卢稳;秦威;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总成 发电机 真空泵 进气口 排气口 真空罐 传动连接 开闭装置 耐久试验 气口 发动机 实际工作状态 模拟发动机 驱动 车辆运行 持续运行 大气连通 电性连接 加载系统 排气口排 运行时 开闭 连通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空泵和发电机集成加载系统,用于进行发动机总成耐久试验,其包括发动机总成、真空罐、真空泵、发电机以及气口开闭装置,真空罐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排气口,真空泵传动连接发动机总成,且与排气口连通,真空泵用以在发动机总成的驱动下,带动气体自进气口进入真空罐,并从排气口排出,发电机传动连接发动机总成,以在发动机总成的驱动下产生电能,气口开闭装置电性连接发电机,以通过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分别开闭进气口和排气口,在发动机总成运行时,也带动真空泵和发电机同时运行,在对发动机做耐久试验,以及其他需要发动机持续运行的试验时,可更准确地模拟发动机总成、真空泵和发电机在车辆运行时的实际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泵和发电机集成加载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真空泵一般通过发动机凸轮轴带动驱动,进而高速旋转以产生抽真空的效果,为整车刹车助力等提供一定的真空度,发电机由发动机曲轴带动驱动,进而高速旋转发电,供给汽车上的各类用电器,因此真空泵和发电机在整车上是带载运行的,需要消耗发动机部分功率,真空泵和发电机均为整车关键功能件,对整车安全性至关重要,在发动机的研发试验阶段,必须对真空泵和发电机的可靠性进行充分考核。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真空泵和发电机集成加载系统,在发动机的试验过程中能同时对真空泵和发电机在整车上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加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真空泵和发电机集成加载系统,旨在解决需要提出一种在发动机的试验过程中能同时对真空泵和发电机在整车上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加载的设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真空泵和发电机集成加载系统,用于进行发动机总成耐久试验,包括:
发动机总成;
真空罐,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排气口;
真空泵,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总成,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以在所述发动机总成的驱动下,带动气体自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真空罐,并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总成,以在所述发动机总成的驱动下产生电能;以及,
气口开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以通过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分别开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口开闭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
安装座,罩设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所述安装座设有分别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连通的排气管和进气管,所述排气管用以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进气管用以与大气连通;
排气门和进气门,沿上下向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用以对应开闭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以及,
凸轮轴,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端,所述凸轮轴沿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进气口的间隔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轮轴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排气门和所述进气门对应的排气凸轮和进气凸轮,所述凸轮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以在转动时控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的上方分别开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排气道和进气道,以供所述排气门和所述进气门上下活动;
所述排气道和所述进气道分别设有沿前后向贯穿所述底座的排气支道和进气支道,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对应与所述排气支道和所述进气支道连接。
可选地,所述排气凸轮的突出端和进气凸轮的突出端沿所述凸轮轴的周向呈180°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气口开闭装置还包括蓄电池和传动机构,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凸轮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1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