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红外热像仪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1830.5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嵘;刘辉;沈庆河;姚金霞;袁海燕;杨波;孙晓斌;贾然;张洋;周超;刘传彬;马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J5/1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37105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修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设备 辐射率 报告生成模块 带电检测系统 环境参数模块 设备类型识别 红外热像仪 显示屏显示 材料类型 测距模块 测温模块 测温位置 风速数据 红外检测 判断模块 判断准则 设备材料 设备类型 设备外观 设置模块 位置获取 直线距离 专业水平 测温 对焦 测量 采集 图像 携带 诊断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红外热像仪及方法,系统包括:环境参数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数据;测距模块,用于测量与电网设备的直线距离;设备类型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电网设备图像并识别其类型;设备材料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设备类型及设备外观特点判断电网设备的材料类型;辐射率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辐射率;测温模块,用于对焦电网设备需要进行测温的位置获取电网设备的温度;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被测电网设备类型选择相应的诊断模型,在显示屏显示测温位置及温度值,并按照相应的判断准则得出结论,同时生成报告。本发明减少了红外检测人员携带装备数量,降低了对检测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红外热像仪及方法,属于电网设备带电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带电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电网运行设备的红外诊断。红外测温仪器有红外热像仪和红外点温仪,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扫描式快速检测获取整个温度面的温度分布及数据,应用效果更佳,应用也更广泛。随着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不断进步,红外热像仪图像的清晰度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一种具备智能互联的红外热像仪系统(ZL201720544807.0)可通过USB或WIFI将温度数据传输到智能平板电脑的APP模块中显示。
对电网设备进行红外测温,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才能进行检测,因此检测人员需随热像仪一并携带温湿度计、风速仪等设备。热像仪与设备的距离会影响到测温结果,因此检测人员还需携带测距仪。电网设备材料多样,例如金属类、硅橡胶类、陶瓷类等,检测设备的辐射率需要检测人员根据设备材料类型确定。温度、检测距离、辐射率等参数需要人工手动输入到热像仪参数设置中,才能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不同类型设备红外诊断的判断方法和依据各有不同,实施方式有现场读取设备相应部位的温度值或将测温图像导出到电脑分析判断,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进行判断,特别是红外精确测温,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且操作繁琐。
目前广泛使用的红外热像仪尚不具备参数自动设置、检测结论自动生成的功能,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还不够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红外热像仪及方法,其能够对电网设备进行智能识别、自动测温进而生成检测结论,降低对检测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包括:
环境参数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数据,并进行参数设置;
测距模块,用于测量与电网设备的直线距离,并进行参数设置;
设备类型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电网设备图像并识别电网设备类型;
设备材料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设备类型及设备外观特点判断电网设备的材料类型;
辐射率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电网设备的材料类型设置辐射率;
测温模块,用于对焦电网设备需要进行测温的位置获取电网设备的温度;
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被测电网设备类型选择相应的诊断模型,在显示屏显示测温位置及温度值,并按照相应的判断准则得出结论,同时生成报告。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还包括环境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采集环境湿度数据是否符合测试环境要求。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测距模块采用红外测距模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的红外热像仪,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1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无线植物根系土壤分层测量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多合一人体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