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载程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1944.X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东;麦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粒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8/658;G06F8/654;G06F8/61 |
代理公司: | 11640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大成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文件 下载程序 下载指令 数据包 下载 存储器 比对结果 开发效率 企业开发 下载效率 一次下载 设备端 数据写 比对 读入 紧凑 调试 传送 芯片 消耗 开发 思维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下载程序的方法,首先PC端读入当前需要下载的程序文件,对需要下载的程序文件与前一次下载的程序文件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比对结果进行选择下载指令,随后PC端就根据不同的下载指令进行数据包的传送。同时设备端根据数据包协带的信息把数据写到芯片的存储器上。本发明由于下载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了开发人员的调试和开发效率,让开发者的思维更紧凑,而不会因为在等下载程序而消耗精力,也因此缩减了企业开发产品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下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控制端对设备进行下载程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并且对成本很敏感,有时对实时响应要求很高。特别是随着消费家电的智能化,嵌入式更显重要。
目前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描述的都是如何加载或启动程序,并没有对嵌入式下载程序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由于嵌入式产品在开发和调试时需要下载程序,而下载程序通常有几百兆大小,需要大量地传输并更新数据,因此PC端(即控制端)与设备端有很大的传输开销。同时,为保证节点可靠接收下载的数据,需要对传输的下载数据包进行确认和擦写,也会产生控制开销。在嵌入式产品中,如果能提高下载程序的效率,是非常意义的。
目前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比如,当开发平台是通过UART下载程序时,当下载的程序bin文件比较大的话,由于UART传输速率本身不高,那么下载程序就需要很长时间(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个多小时)。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用于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以上的方式下载程序会浪费开发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因为实际开发者通常在调试程序时只修改某一处小部分,而编译下载程序却要等很长时间。可见提高下载程序的效率对开发人员来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降低传输开销和控制开销,提高下载程序的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快速下载程序的方法,使下载程序时间变短,提高下载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载程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端比对的步骤:控制端对需要下载的当前程序文件与前一次下载的程序文件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发送高效下载模式指令或普通下载模式指令给设备端,并且控制端根据不同的指令传送对应的数据包给设备端;
设备端写入程序的步骤:设备端将接收的高效下载模式指令或普通下载模式指令进行解析,并将接收的数据包写入芯片的存储器中。
优选的,当控制端发送普通下载模式指令时,传送的是完整的当前程序文件数据包;当控制端发送高效下载模式指令时,传送的是当前程序文件与前一次下载的程序文件的差异信息数据包。
优选的,控制端与设备端之间通过传输媒介发送指令或传送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的传输媒介是串口线、USB线或网线。
作为本发明的控制端比对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端的下载工具模块读入需要下载的当前程序文件;
步骤S102、判断当前程序文件是否是第一次下载,如是,则到步骤S103,如不是则到步骤S104;
步骤S103、控制端下载当前程序文件,用当前程序文件替换前一次下载的程序文件并保存,并发送普通下载模式指令和传送完整的当前程序文件数据包给设备端;
步骤S104、对当前程序文件和前一次下载的程序文件进行相似度计算;
步骤S105、判断相似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门限值,如果是,则到步骤S106,如不是则到步骤S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粒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粒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1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