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纳替尼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2446.7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刘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025 | 分类号: | A61K31/5025;A61P31/10;A61K31/4196;A61K3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纳替尼 制备 治疗 真菌 感染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领域,特别涉及普纳替尼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普纳替尼对于真菌感染有治疗效果,尤其是与氟康唑联合使用时,对抗真菌感染不仅仅抑菌效果良好而且达到了杀菌的效果,此外还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对于临床上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耐药株、新型隐球菌和酿酒酵母等都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本发明发现了基因PDR5和PMA1是普钠替尼抗真菌感染作用的药物靶点,为真菌感染的治疗及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作用机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领域,特别涉及普纳替尼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每年全世界有几十亿人遭受感染,致超过150 万人死亡。目前,临床用于真菌感染的药物大致有三大类:多烯类、唑类和棘白菌素类。多烯类,60年前问世,它通过结合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从而发挥杀菌活性。唑类药物发现于40年前,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真菌药,它抑制麦角固醇合成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引起麦角固醇合成受阻和C-14 甲基固醇的累积,达到抑制真菌生长的目的。棘白菌素类,10多年前问世,它抑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1,3)-β-葡聚糖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多烯类,在哺乳动物体内,此类抗菌药主要以原形从尿和胆汁中排出,长期使用会在肾组织中积聚,破坏肾组织中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肾脏、肾上腺造成直接伤害,严重的肾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还可能导致低血钾、寒战与高热、血栓性静脉炎。唑类,在肝脏代谢,主要经胆汁排出,其主要毒性为肝毒性,也可能导致雄性激素水平降低和肾上腺功能抑制。棘白菌素类,分子量大,口服生物利用率不高,只能通过静脉给药且价格昂贵。这些药物的局限性以及近年来抗菌素的滥用等问题导致耐药菌株、超级细菌的频繁出现,现有的抗菌药物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而新的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又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最新型的棘白菌素类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抗菌药物的更新速度与社会需要脱节,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关于真菌耐药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真菌能够在生物或者非生物表面聚集形成生物膜,保护其免受宿主的免疫攻击,降低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Hawser and Douglas,1995;Chandra et al.,2001;Ramage et al.,2002)。其次,真菌可以通过药物靶基因的突变来减少与药物的结合从而降低药效。例如,白色念珠菌ERG11基因的突变已经在临床上被证实能够有效抵抗唑类药物,这些突变通常存在于酶活性位点附近的热点区域。再次,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抵抗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细胞内药物激活外排泵,减少药物积累。白色念珠菌中,转录激活因子Tac1调控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CDR1和CDR2,是临床上重要的外排泵。据相关临床报道,少量Tac1获得性功能突变能够上调CDR1和CDR2的构成比例,增加药物排放,从而提高对唑类药物的耐受能力。最后,真菌还可以通过启动细胞应激反应来抵御抗真菌药物的杀伤作用。例如,由ERG3编码的5,6缺陷脱氢酶的变异可以将破坏细胞的14-α-甲基-3,6二固醇转变为促进细胞生长的14-α-甲基粪固醇。
目前,临床上可供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抗菌谱窄,副作用大,且极易产生耐药;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5-10年,很难在短期内解决临床上的难题。因此,如何在缩短研发周期的同时降低现有药物浓度并提高药效,已经成为抗真菌药物研发的一种有效策略。
普纳替尼(Ponatinib)是阿瑞雅德制药公司研制的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S No.:943319-70-8),于2012年12月在美国获得上市许可,于2013年7月在欧盟通过集中审批程序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是该药在真菌感染药物上的应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普纳替尼(Ponatinib)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普纳替尼(Ponatinib)和三唑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于真菌感染不仅仅是抑菌而且达到了杀菌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2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