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和一种解决极干旱区野生动物饮水问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3913.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业;袁海峰;谈嫣蓉;朱丽;邴丹珲;陈旭;王娟;吴婷;刘冬皓;王斌杰;王增辉;马超;李智;张洋军;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7/02 | 分类号: | A01K7/02;A01K39/02;E03B3/08;E03B5/04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云华 |
地址: | 73002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控制系统 供水系统 干旱区 太阳能供电系统 野生动物 给水系统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定时器 太阳能智能 太阳能资源 智能控制器 饮水 太阳能板 饮水问题 有效解决 直流永磁 构建 小眼 蓄水池 给水 水泵 光照 太阳能 水井 自动化 节能 供电 环保 | ||
1.一种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给水系统;其中:
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6)由太阳能板组成;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包括定时器和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通过线路与太阳能供电系统(6)连接;
所述给水系统包括小眼水井(9)、直流永磁水泵(4)、第一PE管(8)和蓄水池(7);所述小眼水井(9)的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二PE管(1)、筛网(2)和砾石(3),所述第二PE管(1)没入水下的部分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蓄水池(7)通过第一PE管(8)与直流永磁水泵(4)连接,所述直流永磁水泵(4)设置于小眼水井(9)内,并通过线路与智能控制系统(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为4块,每块太阳能板的额定电压为24V、额定电流为16A、额定功率为260W;所述太阳能板的连接方式为2块太阳能板分别串联后,再并联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和智能控制器的额定电压为48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眼水井(9)的孔径为100mm,井深为12~1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孔洞的孔间隔为8~10cm,孔径为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为120~150目筛网;所述砾石(3)的填充厚度为5~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管(8)的直径为32mm,长度为30~40m;所述第一PE管(8)与蓄水池(7)连接的部分与水平面形成15°~30°的夹角。
8.一种解决极干旱区野生动物饮水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选定的饮水点区域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控制供水系统;
(2)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的定时器中设置给水时间,到达设置的给水时间时,在智能控制系统(5)的控制下,小眼水井(9)中的水由直流永磁水泵(4)经第一PE管(8)抽至蓄水池(7)中,作为野生动物的饮水点;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在运行过程中由太阳能供电系统(6)供电,同时智能控制系统(5)中的智能控制器对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和调节,保护直流永磁水泵(4)的正常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点区域选自地下水位5~8m的湿地退化区或戈壁荒漠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39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喂水器
- 下一篇:一种动物毛发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