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4951.5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边靖;张天顺;贺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58;F24F11/64;F24F11/65;F24F11/80;F24F11/88;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11473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鲍丽伟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范围调节 温度上限 温度下限 空调 二次开发 节能降耗 提示信息 上下限 空调器 交货 储存 采购 开发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设定信号,其中,所述设定信号包括设定温度上限值和设定温度下限值;根据所述设定温度上限值和所述设定温度下限值生成设定温度范围;储存所述设定温度范围;根据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生成提示信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温度上下限并生成设定温度范围,用户可以自行设置温度范围,不需要二次开发,大幅度节省开发、采购、生产、交货时间,并且对温度范围进行定制,有利于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前家用空调对房间温度的控制,主要是在家用空调厂商预先设定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调节,这个温度范围对所有用户来说都是一样的,用户无权更改,这样空调无法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能标准,并且因最低和最高温度范围过宽,在公共空间内,人们习惯将温度调到最高或者最低,空调使用过程中不够节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以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设定信号,其中,所述设定信号包括设定温度上限值和设定温度下限值;根据所述设定温度上限值和所述设定温度下限值生成设定温度范围;储存所述设定温度范围;根据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生成提示信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温度范围调节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温度上下限并生成设定温度范围,用户可以自行设置温度范围,不需要二次开发,大幅度节省开发、采购、生产、交货时间,并且对温度范围进行定制,限制人们调节温度的上下限,有利于节能降耗。
可选地,所述设定信号还包括设定温度优先级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比较默认的初始温度范围的预设优先级信息和所述设定温度优先级信息,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执行所述初始温度范围或所述设定温度范围。
便于空调对设定温度范围和初始温度范围内的控制命令进行识别,避免逻辑混乱,使空调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可选地,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空调蜂鸣器声音信号和/或空调显示面板图文信号。
便于用户直观获知设定结果,方便用户使用。
可选地,所述设定信号来自扫描设备,所述设定信号由所述扫描设备获取的空调批次信息生成,其中,所述空调批次信息分别与所述设定温度上限值和所述设定温度下限值对应。
可以快速对同一批次空调进行适应性温度设定,无需二次开发。
可选地,所述设定信号来自专用遥控设备,所述设定信号通过所述专用遥控设备设定生成。
通过专用遥控器进行温度范围设定,简单方便,尤其便于进行售后维修。
可选地,所述设定信号来自云端服务器,所述设定信号由移动终端生成并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避免了布线的繁琐,简化了温度范围设定的操作方式。
可选地,所述设定信号包括多个不同的触发条件以及分别与所述触发条件对应的所述温度上限值和所述设定温度下限值,所述设定信号来自云端服务器,所述设定信号由移动终端生成并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空调运行过程中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调用与所述触发条件对应的所述温度上限值和所述设定温度下限值生成所述设定温度范围。
实现空调智能化运行,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更改温度上下限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