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5272.X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C12Q1/689;C12Q1/04;C12Q1/14;C12N15/11;C12R1/36;C12R1/38;C12R1/4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16 rrna 基因 设计 pcr 检测 细菌性 微生物 核酸 dna 方法 | ||
1.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与鉴定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待检测样品核酸DNA的提取;
(2)、引物对的设计:应用软件设计巢式PCR引物,具体的引物序列包括如下:
第一次PCR扩增引物:
正向引物:F1:5’-TAGCT/GGGTCTGAGAGGATGA-3’,SEQ ID NO:1,其中T/G为兼并性碱基;
兼并性碱基T/G采用K指代,即为5’-TAGCKGGTCTGAGAGGATGA-3’;
反向引物:R1:5’-ATGTGTGGCGGGCAGTGT-3’,SEQ ID NO:2;
第二次PCR扩增引物:
正向引物:F2:5’-TACGGGAGGCAGCAGT-3’,SEQ ID NO:3;
反向引物:R2:5’-ACTAGCGATTCCGACTTCA-3’,SEQ ID NO:4;
(3)、以步骤1提取的核酸DNA为模板,利用SEQ ID NO:1-2所示引物,通过PCR反应第一次扩增待检核酸DNA,得到第一次PCR产物的核酸DNA;利用SEQ ID NO:3-4所示引物,通过PCR反应第二次扩增第一次PCR产物的核酸DNA;
(4)检测并分析PCR扩增产物;
(5)PCR产物测序;
(6)对步骤(5)测序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细菌性微生物的类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检测样品核酸DNA的提取:从包括乳汁,水和组织液等待检测样品中提取的核酸DNA。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PCR扩增反应:将对应的核酸DNA加入对应的PCR反应混合液中,进行PCR扩增;所述PCR反应混合液,包括:PCR缓冲液10×Buffer,4种dNTP混合物溶液,Taq酶、引物和双蒸馏水的混合液。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巢式PCR,第一次PCR反应体系包括:PCR缓冲液10×Buffer(Mg2+,15mmol/L)2.5μL,4种dNTP混合物溶液2μL,Taq酶(TaKaRa LA Taq酶5U/μL)0.2μL,正向引物F1溶液和反向引物R1溶液各0.4μL(浓度为10μmol/L),待检测样品核酸DNA的提取液4μL,补充双蒸馏水至25μL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巢式PCR,第二次PCR反应体系包括:PCR缓冲液10×Buffer(Mg2+,15mmol/L)2.5μL,4种dNTP混合物溶液2μL,Taq酶(TaKaRa LA Taq酶5U/μL)0.2μL,正向引物F2溶液和反向引物R2溶液各0.4μL,第一次PCR扩增产物核酸DNA溶液4μL,补充双蒸馏水至25μL体积。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引物溶液的浓度为10μmol/L;dNTP混合物溶液中各NTP即A、T、G和C的浓度均为2.5mmol/L。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设计的巢式PCR检测细菌性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巢式PCR,第一次PCR反应的条件为:95℃预变性4min;95℃变性45sec,52℃退火45sec,72℃延伸90sec,30个循环;72℃延伸5min;第二次PCR反应的条件为:95℃预变性4min;95℃变性45sec,52℃退火45sec,72℃延伸90sec,30个循环;72℃延伸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2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