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5338.5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梅晓云;吉园园;崔艳磊;张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502;H01R13/629;H01R13/1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同轴连接器包括:内部绝缘体、弹性浮动式的中心导体、外接触导体部分及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外接触导体部分导电连接装配或绝缘装配;前端挡止面,设置于所述内部绝缘体和/或外壳体前端,用于与目标连接件挡止配合以限制压接幅度;避让空间,布置于所述外接触弹性件旁侧,用于容纳受所述目标连接件顶压变形的所述外接触弹性件。装配时,在内部绝缘体和/或外壳体的前端设置前端挡止面,以与目标连接件挡止配合,进而可限制压接幅度,压接时,可利用避让空间容纳变形的外接触弹性件,以与前端挡止面有效配合,避免出现过压的问题,进而有效保护外接触弹性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实现两电路板之前的射频信号传输时,通常采用传统的SMP三件套结构,即将两个插座200分别焊接在需连接的两电路板100上,中间采用适配器300实现浮动连接。这种结构已在通讯领域大量使用,但随着设备小型化、便于维修和低成本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连接方式由于体积大、安装操作麻烦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目前,也有采用连接器组件的形式实现板间连接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6229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连接器模组,其在基座上设置多个连接器以板间连接,各连接器分别包括外部端子和中心端子。这种方式占地面积小,便于设备小型化设计改进。
但是,上述连接器模组采用的是利用预装弹簧的方式时下外部端子直线浮动。这种外部端子浮动的方式还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8608422U中公开的连接器结构。
这种外端子浮动方式缺点在于主要用于平衡板间方向上的容差调整,受限于外部端子直线浮动,不适合对板间的倾斜浮动进行调整。
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903800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该连接器中,连接头的接头内导体的径向外侧均布设置若干个能全部变形的外接触弹性件,利用这些外接触弹性件使得连接器不仅能够适应直线方向上的适应板间容差调整,还能够适应板间偏转容差调整,性能较好。
但是,这种连接头在具体使用时也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因为这种连接头在使用时往往是一端与一个电路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目标连接体(如连接座、电路板等)压接时,如果不限制压接幅度的话,容易出现弹爪被过压而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如果是连接器模组中的单个连接头出现上述问题的话,连接器模组的整体性能降低,也会缩短连接器模组正常工作时间,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头上的外接触弹性件容易出现过压而产生塑性变形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同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个连接头上外接触弹性件容易出现过压而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影响连接器模组整体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同轴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内部绝缘体;
弹性浮动式的中心导体,固设于所述内部绝缘体中,前端用于弹性浮动地与目标连接件导电压接;
外接触导体部分,固定装配在所述内部绝缘体外,前端具有围绕所述中心导体布置的外接触弹性件,以用于弹性浮动地与所述目标连接件导电压接;
外壳体,固定装配在所述内部绝缘体或外接触导体部分外;
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外接触导体部分导电连接装配或绝缘装配;
前端挡止面,设置于所述内部绝缘体和/或外壳体前端,用于与目标连接件挡止配合以限制压接幅度;
避让空间,布置于所述外接触弹性件旁侧,用于容纳受所述目标连接件顶压变形的所述外接触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