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6376.2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腾;杨西斌;刘家林;周伟;熊大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04 | 分类号: | A61L2/04;A61L2/10;A61L2/26;A61L9/16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腔 引流 出气口 引流面 进气口 高温流体 排出 病床 吸力 弧形凸起面 表面流动 表面运动 出气口处 导风结构 高温气流 高温气体 金属材质 灭菌装置 圆心 风机 灭菌 烫伤 吸出 下端 病菌 杀菌 连通 被褥 过滤 | ||
本发明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包括第一进气口、出气口、高温腔,空气从第一进气口经过高温腔后从出气口排出;出气口为包括一引流面的管道,引流面为弧形凸起面,引流面位于出气口的下端并与高温腔连通,引流面的圆心位于高温腔内;高温流体从高温腔中排出时,沿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本发明还涉及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该装置通过风机产生吸力将病床上的被褥深层的病菌吸出并通过过滤和高温进行杀菌,在出气口处设有引流面,使得高温腔中的高温气流沿科恩达表面流动并且金属材质的引流面起到引流的作用,避免了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被高温气体烫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灭菌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消毒工作不严而导致医院感染的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被褥更换周期较长也容易增加感染几率。医院病房的消毒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或者臭氧或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但是喷洒方法无法对被褥消毒,紫外线照射对被褥表面消毒无法深入内部。
针对急诊、ICU以及高级病房对消毒的特殊需求,需要满足定点高效消毒的临床需求。由于病房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型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手持式消毒设备方便快捷,但是通过高温消毒的手持式设备经常烫伤操作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本发明通过在高温出气口设置引流面,可以有效的对高温气体进行引流,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包括第一进气口、出气口、高温腔,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经过所述高温腔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出气口为包括一引流面的管道,所述引流面为弧形凸起面,所述引流面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端并与高温腔连通,所述引流面的圆心位于所述高温腔内;高温流体从所述高温腔中排出时,沿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
优选地,所述引流面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用于对所述高温腔内的高温气流进行导热。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还包括扩散面,所述扩散面与引流面相连接,所述扩散面的表面与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衔接。
优选地,所述引流面镶嵌于所述扩散面内,所述扩散面的弧形凹面,所述扩散面的圆心远离所述高温腔;高温流体经过所述引流面之后沿所述扩散面的凹面运动。
优选地,所述高温腔包括加热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主控板,所述加热部用于给所述高温腔内的空气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高温腔内空气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主控板。
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装置本体,所述灭菌装置本体包括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主控板、风机、电源、第二进气口以及手持部,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灭菌装置本体供电;所述手持部安装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一端,所述手持部安装于与所述出气口的高温流体运动方向相反一侧的所述灭菌装置本体上;
所述高温腔位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内部,所述风机将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口吸入经过所述高温腔灭菌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灭菌装置本体还包括集尘盒,在空气被所述风机吸入所述第二进气口后进入所述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用于收集大颗粒粉尘,所述集尘盒中安装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
优选地,所述灭菌装置本体还包括紫外杀菌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底部,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底部与病床接触。
优选地,所述紫外杀菌组件包括若干个紫外灯与紫外微动开关,所述紫外灯安装于所述底部,所述紫外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底部表面,当所述紫外微动开关接触病床受压后,所述紫外灯通电进行杀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6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发酵培养基灭菌设备
- 下一篇:杀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