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养草鱼的草鲫鲢鳙混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6508.1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1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利;刘海粟;林妙华;付胜利;王斌;邱铭;刘珊珊;曾嘉颖;张三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郭炜绵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鱼 草鲫鲢鳙 混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养草鱼的草鲫鲢鳙混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理鱼苗培育池;各类鱼苗孵化后2‑3天下塘,放养密度每亩8‑12万尾;经过15‑20天培育成夏花鱼种;整理出大鱼塘,放养各类夏花,草鱼占50%,饲养至草鱼尾重100‑150克;然后每亩放规格为100‑150克/尾的草鱼600‑800尾,以及其他家鱼;投喂自制饲料,控制养殖水体pH值6.5‑8.5、水温12‑30℃、溶氧量≥6.0mg/L、氨氮≤0.05mg/L,饲养至鱼种达到上市规格。本发明的混合养殖方法,提高了草鱼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并且抗应激能力强;草鱼肠道绒毛和肠道肌肉厚度生长较好,提高了鱼的消化效率和提高免疫屏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领域,涉及一种草鱼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主养草鱼的草鲫鲢鳙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养殖渔业中,不少养殖场都使用药物辅助养殖,因此养殖的鱼体里很多都存在着药物残留问题。
池塘养殖水产品是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多数养殖水产品,尤其是淡水鲤科鱼类存在着土腥味和口感不好的问题。
多鱼混养,充分利用池塘的各种条件,可增加养殖的效益,而现今鲫鲩鲢鳙的养殖存在类似药物残留,土腥味等诸多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混养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主养草鱼的草鲫鲢鳙优质高产的混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主养草鱼的草鲫鲢鳙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理鱼苗培育池,鱼苗培育池面积1-3亩,面积过大投饵、施肥管理不便,且人力、饵料也不经济;过小则易受外界影响,不适合饲养管理;池深1.5-2.0米,注水深度0.5-1.2米,淤泥层厚度10-15厘米;池埂牢固,保水才强;池底平坦,淤泥少,无杂物,不易丛生水草;经过清塘和消毒,备用;
优选地,所述的鱼苗培育池应排水方便,土质好,不漏水,池底平坦,池边和池中不长水草,池面向阳,光照充足;
(2)各类鱼苗(包括草鲫鲢鳙的鱼苗)孵化后,待其发育到水平游泳,筛选健壮、肤色正常的鱼苗,去除掉鳞的鱼苗,孵化后2-3天下塘,此时鱼苗全长5-6毫米,放养密度每亩8-12万尾;入塘后三天内不喂食,经过15-20天培育成3厘米规格的夏花鱼种,成活率高达90%以上;
该养殖过程中,昼夜水体温差超过5℃,或者台风来临前夕,可向水体喷洒低浓度(100g/亩)的复合维生素(渔水安VC应激灵);在越冬期间,当水温低于10℃,使用保暖设备进行保暖,保持水温高于10℃,投喂量减少至体重1%;
该阶段投喂的自制饲料有增强抗应激的功效;
所述的自制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
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由黄芪,大蒜和茯苓组成;其中大蒜占添加剂质量的80.0-85.5%;黄芪占5%-10%;茯苓占5%-10%。
所述的鱼粉蛋白替代品优选由大豆粉、标准面粉和花生麸组成;
所述的草鱼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37-38%,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9-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6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长快石斑鱼的人工杂交育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