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二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结果验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6973.5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6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琨;李鹏;张兴滨;乔福喜;李博一;张浩然;栾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11674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试品 高压差 探头 干扰信号发生器 电气二次设备 示波器 电磁兼容测试 电磁兼容试验 地平面连接 干扰信号 结果验证 绝缘支座 空间分布 试验回路 试验水平 相关参数 验证设备 测试端 输出线 观测 采集 参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二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结果验证的方法,包括:将干扰信号发生器与被试品均与参考地平面连接,将被试品放在绝缘支座上,将干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线连接到被试品的被试回路上,将高压差分探头的测试端连接到被试回路上,将示波器与高压差分探头连接;在电磁兼容试验中,通过高压差分探头采集被试品被试验回路的相关参数,通过示波器观测干扰信号在被试品中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此判断被试品是否存在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的情况。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气二次设备试验水平,降低常规验证设备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二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结果验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力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级别的设备构成,这些设备要同时运转才能支撑整个系统发挥应由的功能,电气二次设备其中最为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所处电磁环境复杂,电磁干扰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设备不但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内部也可能出现干扰状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很难避免这种干扰。因此,在设备的设计研发阶段,就应开始重视电磁兼容问题,并且,每种新研制的设备在定型后都应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电磁兼容试验,确定其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
根据GB/T 17626相关标准的要求,电磁兼容试验结果评定分为四类:
A)在规定限制内性能正常;
B)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C)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需操作人员干预才能恢复;
D)因设备硬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恢复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电磁兼容试验中,试验施加的干扰信号对设备(包括电气二次设备和相关的验证设备)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常规验证设备一般为精密仪器,所能承受的干扰信号等级远远低于电气二次设备,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很难用常规验证设备对试验过程进行监控。通常,只能采用目视的方法观察被试品(EUT)在试验过程中的状态;或记录被试品在试验前后的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检验被试品是否在试验中出现问题。根据GB/T 17626相关标准的要求,在结果评定中,如果无法检验出被试品在试验过程中是否有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的现象,且在骚扰停止后被试品能自行恢复,同时不需要操作者干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无法判定被试品是否合格。因此,在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时,需要对被试品全程进行监测,综合评定被试品是否能通过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二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结果验证的方法,在电磁兼容试验中,使用高压差分探头采集被试品被试验回路的相关参数,通过示波器观测干扰信号在被试品中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此判断被试品是否存在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二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结果验证的方法,包括:
将干扰信号发生器与被试品均与参考地平面连接,将被试品放在绝缘支座上,将干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线连接到被试品的被试回路上,将高压差分探头的测试端连接到被试回路上,将示波器与高压差分探头连接;
在电磁兼容试验中,通过高压差分探头采集被试品被试验回路的相关参数,通过示波器观测干扰信号在被试品中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此判断被试品是否存在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被试回路包括电源回路、开关量输入回路、开关量输出回路、交流电压输入回路、交流电流输入回路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包括静电放电试验发生器、浪涌信号发生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发生器、振荡波试验发生器中的任意一种。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电气二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结果验证的方法,能够提高电气二次设备试验水平,降低常规验证设备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6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