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学习数据报告展示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7617.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7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晨阳;李可佳;陈丽华;陈冬雪;吴佳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曲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4 | 分类号: | G06F16/34;G09B7/02;G06Q10/06;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祝海燕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学习 数据 报告 展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学习数据报告展示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全部学生参与的每次考试的数据;根据采集学生参与的每次考试的数据得到知识点掌握度,设置知识点掌握度阈值,当知识点掌握度高于知识点掌握度阈值,且无相关错题为优势知识点,当知识点掌握度低于知识点掌握度阈值,且有相关错题为薄弱知识点;根据采集的全部学生参与的每次考试的数据和知识点重要度生成学生学习数据报告。本发明所提供的学习数据报告展示方法和系统,详细掌握学生的成长轨迹、强弱知识点的区分、历史薄弱待解决知识点以及针对不同知识点的与班级失分情况作比对的情况,可以精准的对学生进行定位以便进行相应训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习数据报告展示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估时,通常以综合测试成绩排名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相关评估,未能真正的结合个性化学习特点,未能与具体的知识点准确关联,未能在宏观和微观不同的精细度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完整评价与评比。没有详细掌握学生的成长轨迹、强弱知识点的区分、历史薄弱待解决知识点以及针对不同知识点的与班级失分情况作比对,未能精准的对学生进行定位以及进行相关的针对性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学习数据报告展示方法,步骤包括:
采集全部学生参与的每次考试的数据,包括:考试时间、考试试题、考试试卷以及考试成绩,所述考试试卷包括:试卷名称、试题满分分值以及试题所包括的知识点;
根据采集学生参与的每次考试的数据得到知识点掌握度,设置所述知识点掌握度阈值,当所述知识点掌握度高于所述知识点掌握度阈值,且无相关错题为优势知识点,当所述知识点掌握度低于所述知识点掌握度阈值,且有相关错题为薄弱知识点;
所述知识点掌握度f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f=[(a1+a2+a3+...+an)÷n]×g,
其中,f是所述知识点掌握度,g是所述知识点重要度,a1、a2、a3...an是第1个、第2个、第3个...第n个所述错题评分值,n是所述知识点个数;
所述错题评分值a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a=x%b×y%(c+1)×z%(d+1)×m%e,
其中,a是所述错题评分值,b是试题满分分值,x%是试题满分分值的权重,c是试题区分度,y%是试题区分度的权重,d是所述知识点个人得分率和班级得分率的差值,z%是得分率差值的权重,e是时间因子,m%是时间因子是权重;所述时间因子是所述考试时间的时间戳;
所述试题区分度c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c=(v1-v2)/b,
其中,v1是成绩排名前27%的所述考试成绩平均分,v2是成绩排名后27%的所述考试成绩平均分;
所述知识点重要度g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g=70%i+30%j,
其中,i是要求学生对所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j是一定时间内所述知识点在高考中分值占比排名档位;
根据所述采集的全部学生参与的每次考试的数据和所述知识点重要度生成学生学习数据报告。
优选的,所述学生学习数据报告包括成长轨迹;
所述成长轨迹包括:第一横坐标和第一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一横坐标为所述试卷名称,所述第一纵坐标为学生百分位,所述学生百分位是不高于所述学生的所述考试成绩的人数与参加考试全部人数的比值;
将每次考试的所述学生百分位连接为折线,即为所述成长轨迹。
优选的,所述学生学习数据报告包括强弱知识点数据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曲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曲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7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档的概要生成
- 下一篇:信息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