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空调联动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7677.7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睿;雷鸣;章荣兵;李亦宁;彭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38;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雷兴领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空调 联动 控制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空调联动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包括:步骤1、实时采集设定区域环境参数,判断环境参数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5;若否,执行步骤2;步骤2、若环境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上限,执行步骤3;若环境参数低于预设范围的下限,执行步骤4;步骤3:采集每台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从处于未开启状态的空调中选择出空调状态等级最高的空调,控制其开启运行,执行步骤1;步骤4:采集每台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从处于已开启状态的空调中挑选出空调状态等级最低的空调,控制其关机,执行步骤1;步骤5:保持设定区域内每台空调当前运行状态。本发明解决变电站空调过度使用的问题,还保证最佳的综合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内空调联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空调联动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变电站的设备或工作室为了满足变电站的室内环境要求均配备有多台空调,运行人员为图省事,夏季直接将变电站内的所有空调都打开,但容易造成室内温度远低于规定的下限值。这种运行方式在空调设备正常运行时虽然不必担心室内温度超过电气设备运行的要求,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空调长期不间断运行,极大浪费电能的同时也缩短了空调使用寿命,增加了空调的维护成本。
在现有技术对此情况作了改进:通过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或湿度超过上下限,则采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据模型,开启一台启动次数最少的空调或关闭一台启动次数最多的空调。上述控制方法虽解决了变电站空调盲目滥用的问题,但该方法缺乏对室内实际负荷、空调运行时长以及故障状态的监测和考虑,由于变电站通常无人值守且空调的温度设置常常会导致空调过度使用,即使一台空调开启次数最少,但是其仍有可能存在较高的故障率,导致需付出高昂的维护成本,不利于变电站内空调的使用和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变电站空调联动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实时监测变电站的温湿度,结合变电站室内实际负荷及空调状态,对多台空调进行联动控制,解决变电站空调过度使用的问题,且保证综合运行效率最优,延长设备的综合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电站空调联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实时采集变电站内设定区域的环境参数,判断环境参数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环境参数属于预设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5;若否,则执行步骤S2;所述环境参数通过均匀分布在变电站内的若干个检测设备检测所得;
步骤S2、若环境参数超过预设范围中的上限值,则执行步骤S3;若环境参数低于预设范围内的下限值,则执行步骤S4;
步骤S3:采集变电站内每台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从处于未开启状态的空调中选择出空调状态等级最高的空调,并控制其开启运行,并跳转执行步骤S1;
步骤S4:采集变电站内每台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从处于已开启状态的空调中挑选出空调状态等级最低的空调,并控制其关机卸载,并跳转执行步骤S1;
步骤S5:保持设定区域内每台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状态等级的计算方法为:
采集每台空调的故障类型ft与故障等级fd;
根据故障类型ft和故障等级fd评定空调状态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故障类型ft包括影响空调寿命、制冷效果与耗电的A类故障,影响空调制冷效果与耗电的B类故障,影响耗电的C类故障;所述故障等级fd根据制冷效果与空调运行现状按百分比形式进行划分。
进一步的,按A+100%<A+10%<B+100%<B+10%<C+100%<C+10%<无故障的顺序划分所述空调状态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7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