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电缆高频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7983.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丹;黎立;莫石;王贤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12;G01R27/02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输入阻抗 高频传输特性 外导体屏蔽层 测试回路 测试模块 导体芯线 短路 开路 测量 测试方法及系统 同轴电缆测试 测试 变化特性 传播常数 高频噪声 衰减常数 特征阻抗 扫频 相移 | ||
1.一种同轴电缆高频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同轴电缆的导体芯线和外导体屏蔽层构成测试回路,根据扫频法,分别测量任意频率下同轴电缆在末端开路时的输入阻抗和在末端短路时的输入阻抗;
(2)根据步骤(1)的测量结果计算得到同轴电缆的高频传输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高频传输特性包括传播常数、衰减常数、相移系数、相速度和特征阻抗在高频下随频率的变化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传播常数γ的公式为:
其中,Zsh为同轴电缆在末端短路时的输入阻抗,Zop为同轴电缆在末端开路时的输入阻抗,l为同轴电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衰减常数α的公式为:
α=Re[γ]
相移系数β的公式为:
β=Im[γ]
其中,γ为同轴电缆的传播常数,Re表示取复数实部,Im表示取复数虚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相速度v的公式为:v=2πf/Im[γ]
其中,γ为同轴电缆的传播常数,Im表示取复数虚部,f为测试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z的公式为:
其中,rc为同轴电缆导体芯线半径,rs为外导体内半径,μ0为真空磁导率,ω为测试频率下的角频率,ρc、ρs分别为芯线导体和外导体屏蔽层的电阻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特征阻抗zc的公式为:
Zc=z/γ
其中,z为同轴电缆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γ表示传播常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在末端开路时的输入阻抗和在末端短路时的输入阻抗均随测试频率变化的多组离散数据,需至少测量3次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9.一种同轴电缆高频传输特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任意长度的同轴电缆和测试模块,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导体芯线和外导体,所述测试模块以所述同轴电缆的导体芯线和外导体屏蔽层构成测试回路,根据扫频法,分别测量任意频率下同轴电缆在末端开路时的输入阻抗和在末端短路时的输入阻抗,得到同轴电缆的高频传输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无故障或中间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79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