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行方式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8194.9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1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阳;王叶飞;杨璇;刘灯宾;洪媛媛;荀佳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岭南大数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50/26;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晓霞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行 方式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行方式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出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信数据;移动终端通信数据包括用户定位位置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使用数据;根据应用程序使用数据,确定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初始出行方式;根据用户定位位置信息以及预设路网地图,确定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根据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以及初始出行方式,确定待识别出行用户的目标出行方式。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现有的数据资源,使得用户的出行方式的识别更加准确;同时,有效地恢复了居民的出行路径和出行方式,且数据采集时间段广泛、数据具有代表性,极大地提高了出行方式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行方式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日渐严峻,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从居民日常出行方式入手,通过对居民的出行行为的分析,找到交通规划中的不合理的布局。
目前,通常利用测算人流量和车流量的方法来大致判断人们的出行方式,进而得出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但人流量和车流量等数据存在采集难度大、数据没有代表性等问题,导致目前识别出行方式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出行方式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出行方式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出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数据包括用户定位位置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使用数据;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使用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初始出行方式;
根据所述用户定位位置信息以及预设路网地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
根据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以及所述初始出行方式,确定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目标出行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使用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初始出行方式,包括:
从所述应用程序使用数据中,提取出与预设出行方式对应的应用程序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标识信息查询预设匹配表;所述预设匹配表存储有所述应用程序标识信息和所述初始出行方式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预设匹配表中,确定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初始出行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定位位置信息携带有对应的时间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定位位置信息以及预设路网地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定位位置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停留位置;
获取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在所述停留位置的停留时长,根据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在所述停留位置的停留时长,从所述停留位置中筛选出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工作位置以及居住位置;
确定所述工作位置在所述预设路网地图中对应的路网节点,作为第一路网节点;确定所述居住位置在所述预设路网地图中对应的路网节点,作为第二路网节点;
根据所述第一路网节点、所述第二路网节点以及所述预设路网地图,得到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网节点、所述第二路网节点以及所述预设路网地图,得到所述待识别出行用户的出行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路网地图,生成连接所述第一路网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路网节点的多个路径;
分别统计所述多个路径的实际路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岭南大数据研究院,未经珠海市岭南大数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