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8270.6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6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钱亮;韩占光;高文星;谢长川;周干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张超艳;董永辉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最小化 铸流内 停留 时间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虚拟切割点,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在与未切割铸坯的坯头沿铸坯反向一个定尺长度的距离处,所述虚拟切割点是随着未切割铸坯的坯头移动而变化的虚拟设定点;
通过温度场跟踪模型跟踪铸坯的凝固终点;
判断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的位置是否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所述凝固终点的位置是凝固终点与结晶器弯月面的距离;
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将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为实际切割点;
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将铸坯的凝固终点退到与坯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定尺切割的距离时的虚拟切割点作为实际切割点;
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实际切割点对铸坯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行程,所述切割行程是指所述切割装置的移动范围,所述切割行程不小于满足铸机最大拉速情况下切断铸坯所需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实际切割点是否在切割行程内;
如果实际切割点在所述切割行程内,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实际切割点对铸坯进行切割;
如果实际切割点不在所述切割行程内,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切割行程最前端,当实际切割点到达切割行程最前端时进行切割,所述切割行程最前端是切割行程拉坯反向的最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行程包括满足铸机最大拉速情况下切断铸坯的所需行程和自由移动切割行程,所述自由移动切割行程是所述切割行程大于所述所需行程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自由移动切割行程的长度在1.5m~6m范围内。
6.一种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模块,设定虚拟切割点,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在与未切割铸坯的坯头沿铸坯反向一个定尺长度的距离处,所述虚拟切割点是随着未切割铸坯的坯头移动而变化的虚拟设定点;
凝固终点获得模块,通过温度场跟踪模型跟踪铸坯的凝固终点;
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凝固终点获得模块获得的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的位置是否不大于设定模块设定的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所述凝固终点的位置是凝固终点与结晶器弯月面的距离;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发送第一信号给实际切割点获得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符合要求的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发送第二信号给追踪定位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不符合要求的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和凝固终点的位置;
追踪定位模块,接收到第一判断模块的第二信号,追踪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点的位置,当凝固终点与坯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定尺切割的距离时,发送第三信号给实际切割点获得模块,所述第三信号包括符合要求的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
实际切割点获得模块,接收第一判断模块的第一信号和追踪定位模块的第三信号,分别将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对应的虚拟切割点作为实际切割点;
移动切割模块,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实际切割点对铸坯进行切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模块还设定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行程,所述切割行程是指所述切割装置的移动范围,所述切割行程不小于满足铸机最大拉速情况下切断铸坯所需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2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