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继变换器的kW级别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8646.3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奇;李哲;鲁思兆;张智勇;卯彦;蔡磊;许均毅;黄艇;俞沛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市智慧停车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40;H02J50/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能传输 变换器 中继 电气连接件 功率无线电 传输距离 传输系统 构成元件 器件损耗 发射 拔插 减小 电线 传递 暴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继变换器的kW级别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包括:发射部分,用于发射电能;中继变换器,用于传递电能;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电能。本发明的构成元件均为市售元件,易于实施;同时传输距离较远,功率达到kW级别的无线电能传输,能避免频繁的拔插电气连接件,减小器件损耗;还能避免电线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继变换器的kW级别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供电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电子技术融合的产物,涉及逆变装置,补偿网络,整流装置,运行控制、故障保护,通信等多个领域。由于目前的技术都是基于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其无法满足在远距离传输下实现大功率,高效率的运行,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变换器的kW级别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远距离下,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运行,功率达到kW级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中继变换器的kW级别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使其在远距离下可以实现大功率,高效率的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中继变换器的kW级别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
发射部分,用于发射电能;
中继变换器,用于传递电能;
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电能。
所述发射部分包括供电电源Udc、由四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组成的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补偿网络LCC和发射线圈;其中直流电源Udc正极与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1、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3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Udc负极与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2、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4的源极连接,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1的源极、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2的漏极串联后与原边补偿网络LCC中的电感一端连接,原边补偿网络LCC中的电感的输出端接到原边补偿网络LCC中第一个电容、第二个电容的一端,原边补偿网络LCC中第一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3的源极与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4的漏极串联的连线、发射线圈另一端,原边补偿网络LCC中第二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发射线圈一端。
所述中继变换器包括中继接收线圈、串联谐振补偿电容Ⅰ、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电路Ⅰ、滤波电容Ⅰ、负载Ⅰ、LC滤波电路Ⅰ,由四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组成的逆变电路、谐振补偿网络LCC和中继发射线圈;其中串联谐振补偿电容Ⅰ一端与中继接收线圈一端串联,中继接收线圈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与二极管D4负极串联的连线,串联谐振补偿电容Ⅰ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2负极串联的连线,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3负极、滤波电容Ⅰ一端、负载Ⅰ一端连接LC滤波电路Ⅰ中电感的一端,LC滤波电路Ⅰ中电感的另一端连接LC滤波电路Ⅰ中电容的一端、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5的漏极、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7的漏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滤波电容Ⅰ另一端、负载Ⅰ另一端、LC滤波电路Ⅰ中电容的另一端、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6的源极、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8的源极,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5的源极与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6的漏极串联的连线接谐振补偿网络LCC中电感的一端,谐振补偿网络LCC中电感的输出端接到谐振补偿网络LCC中第一个电容、第二个电容的一端,谐振补偿网络LCC中第一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7的源极与带反并联二极管的MOS开关S8的漏极串联的连线、中继发射线圈另一端,谐振补偿网络LCC中第二个电容的另一端接中继发射线圈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市智慧停车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市智慧停车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充电天线结构、无线充电模块和机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便于装配的电机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