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8808.3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包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9/00 |
代理公司: | 50219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琼斯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腔 触觉针 叩诊锤 锤柄 敞口结构 锤体外壳 电热消毒 推拉组件 敞口端 伸出式 锤体 消毒 使用者选择性 检查装置 交叉感染 神经内科 诊断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锤柄一端的锤体以及固定安装在锤柄的另一端的手持部,锤体包括固定安装在锤柄一端的锤体外壳,锤体外壳的两侧分别具有敞口结构的第一收纳腔以及敞口结构的第二收纳腔,第一收纳腔内通过推拉组件可伸出式安装有叩诊锤本体,且第一收纳腔的敞口端内部具有用于对叩诊锤本体进行消毒的第一电热消毒环,第二收纳腔内通过推拉组件可伸出式安装有触觉针本体,且第二收纳腔的敞口端内部具有用于对触觉针本体进行消毒的第二电热消毒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使用者选择性的使用触觉针本体或者叩诊锤本体进行诊断测试,具有可选择性,而且能够避免使用时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神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依靠准确的神经系统检查,在检查时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包括叩诊锤以及触觉针等器械,种类繁多,传统的神经内科检查的必须步骤之一就是体表神经损伤面积检查,这项检查大多是用叩诊锤或触觉针刺激皮肤,传统技术中单一结构的检查装置无法选择性的选用叩诊锤或触觉针对皮肤进行刺激,灵活性差,同时检查装置前端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无法进行有效的消毒,容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锤柄一端的锤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锤柄的另一端的手持部;
所述锤体包括固定安装在锤柄一端的锤体外壳,所述锤体外壳的两侧分别具有敞口结构的第一收纳腔以及敞口结构的第二收纳腔;所述锤体外壳的中部具有驱动腔;
所述第一收纳腔内通过推拉组件可伸出式安装有叩诊锤本体,且所述第一收纳腔的敞口端内部具有用于对叩诊锤本体进行消毒的第一电热消毒环;
所述第二收纳腔内通过推拉组件可伸出式安装有触觉针本体,且所述第二收纳腔的敞口端内部具有用于对触觉针本体进行消毒的第二电热消毒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锤体与锤柄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连接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持部内还设置有用于向整个检查装置中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的电池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叩诊锤本体拆装式安装在叩诊锤连接部上,位于第一收纳腔与驱动腔之间且位于第一收纳腔侧的隔板上具有与所述叩诊锤连接部相对应的且用于控制第一电热消毒环动作的触碰开关,用于连接第一电热消毒环和触碰开关之间的导线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导线通断的消毒总开关;
控制消毒总开关使第一电热消毒环与触碰开关之间的导线处于接通状态时,通过推拉组件推动其上具有叩诊锤本体的叩诊锤连接部缩进第一收纳腔内至叩诊锤连接部抵在触碰开关上,触发第一电热消毒环开启,此时能够利用第一电热消毒环对缩进第一收纳腔内的叩诊锤本体进行消毒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拉组件包括偏心开设于所述叩诊锤连接部上的内螺纹连接孔以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所述内螺纹连接孔内的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的一端转动贯穿于第一收纳腔与驱动腔之间的隔板上,通过控制转动丝杆的旋转方向,能够实现对叩诊锤连接部进行推动或者拉回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避免叩诊锤连接部发生旋转,所述推拉组件还包括偏心开设于所述叩诊锤连接部上的导向滑块以及滑动嵌入所述导向滑块内的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收纳腔与驱动腔之间的隔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能够用于驱动与触觉针本体联动的推拉组件或与叩诊锤本体联动的推拉组件运转的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