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噬菌体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8881.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靳静;王山梅;张兰;陈欣欣;徐鹏程;史学鹏;王小亭;张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41104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晓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噬菌体 耐药细菌 应用效果 喷施 技术基础 技术评价 杀菌效果 医疗卫生 应用方式 雾化喷 应用量 灭菌 防治 雾化 质控 申请 制备 应用 局限 研究 平衡 探索 | ||
本申请属于医疗卫生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噬菌体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样品点、噬菌体制备、噬菌体雾化喷施等步骤。总体而言,现有噬菌体灭菌研究中,由于主要局限于实验性探索研究,而就实际应用而言,则需详细考虑噬菌体应用方式、应用量以及应用效果之间的平衡,才能为噬菌体在耐药细菌防治中的应用奠定良好技术基础。本申请中,通过噬菌体喷施方式的质控和喷施效果的评价,初步建立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噬菌体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可为噬菌体在耐药细菌防控中的实际推广应用奠定一定技术评价基础。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卫生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噬菌体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级细菌(耐药细菌)的出现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017年2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基于临床中的耐药情况、耐药导致的死亡率、人们因此发生感染的频率和这些感染给医疗保健体系带来的负担,首次发布了12种被列为最高优先级的超级细菌名单,并根据危险程度将它们分为紧急、高等优先级和中等优先级三类。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的危险程度最高,被列入紧急等级,这些高致病菌不仅会引发耐药感染,如肺炎、伤口或血液感染,甚至致命,给现有的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
多项调查研究显示,在医院环境中这些紧急等级的超级细菌检出率非常高。它们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飞沫和空气、甚至通过蚊子苍蝇等悄然在医院环境以及在人和人之间中快速传播,这对医院高危科室的危重病人将是致命的。而现有常规使用的对环境和物品消毒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因为具有刺激性、毒性和腐蚀性,所以在人员密集、带菌人群持续存在的医院环境,其作用范围因此受到限制,不可能达到彻底清洁消毒,阻断超级细菌传播的作用效果,这是超级细菌流行传播造成医院内感染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人们需要新型制剂来科学有效防控医院内超级细菌感染。
噬菌体是一类感染细菌的病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细菌天敌。它们具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强,杀菌精准,不破坏微生态,同时更不会感染人类或动植物,因此,精准杀灭环境中目标超级细菌的噬菌体将是未来一种纯天然、无色无刺激、无毒无害、无残留、绿色高效的新型杀菌产品。因此,噬菌体的应用对于控制医疗环境中超级细菌的扩散以及确保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价值。
但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广谱性消毒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于窄谱抗菌型噬菌体灭菌效果评价,其主要原因和区别在于:广谱型杀菌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消毒前后总的微生物数量差异(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等)即可计算;而噬菌体由于灭菌对象较为专一,对于既有灭菌对象(宿主菌)又有非灭菌对象存在情况下,很难通过数量上的区别来进行直接评价。而常规评价方法中,对于噬菌体作用效果评价,一般又主要是基于特定宿主菌的噬菌斑直径、菌斑数量、透明度等形态指标进行评价,并不适用于实际环境中噬菌体灭菌效果评价。因此,设计一种较为科学和客观的、适于实际应用的噬菌体灭菌效果评价方法,对于推广噬菌体灭菌应用、耐药细菌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价值。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噬菌体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从而为相关噬菌体在实际医疗环境灭菌中应用以及超级细菌防治等方面奠定一定技术基础。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雾化噬菌体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点设置
在待评价环境中选择评价用样品点,然后在对应样品点布设质控用质控样和评价用评价样,优选还设有对照样;
所述质控样为:含10ml无菌生理盐水(或SM培养液、或其他无菌培养液)的平皿;
所述评价样为:含有噬菌体作用目标的目标菌(宿主菌)的平皿;
所述对照样:为监测现有环境中微生物存量情况的含有无菌LB或NB或其他适合培养目标超级细菌的培养基的平皿;
(2)噬菌体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希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