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和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9030.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范永奇;金天柱;杜岩;姚建明;刘斐;陈亮;张成相;陈翔;胡爱华;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会会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及其 发动机 油气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精分离模块和储油槽,其中,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精分离模块的位置高于所述储油槽的位置,所述精分离模块与所述储油槽垂直布置,所述精分离模块的进气端朝向所述储油槽,所述精分离模块的出气端远离所述储油槽。由于气体流动方向与油液滴落方向相反,而且粗分离油气由底端向上流动,油液由精分离油气的入口端向下掉入储油槽内,即相当于储油槽布置在精分离模块之前,而不是布置在精分离模块气体出口端,这样单向阀的上下压差只来自粗分离的压阻,而粗分离压阻远小于精分离模块的压阻,这样可以保证在较小的储油情况下实现顺利回油。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油气分离器的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发动机和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曲轴箱窜气中的机油进行高效分离,其分离性能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排放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对于发动机油气分离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油气分离器精分离模块效率也越高,这导致精分离的压阻非常大。精分离之后的回油管多采用单向阀结构,通过回油管上下的压差来实现回油,同时由于空间布置的问题,回油管不能太长,这样精分离的压阻过大,必然会使得回油不畅,导致油气分离器失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以保证储油顺利回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以保证储油顺利回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油气分离器的发动机和具有该发动机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精分离模块和储油槽,其,
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精分离模块的位置高于所述储油槽的位置,所述精分离模块与所述储油槽垂直布置,所述精分离模块的进气端朝向所述储油槽,所述精分离模块的出气端远离所述储油槽。
优选的,上述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精分离模块为无纺布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精分离模块的边缘沿周向布置有回油孔;
所述精分离模块与所述储油槽之间设置有具有汇流孔的储油槽盖板,所述回油孔与所述储油槽盖板相对,所述汇流孔与所述储油槽相对。
优选的,上述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储油槽盖板为用于将所述储油槽盖板上的油液向所述汇流孔汇流的弧形板。
优选的,上述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汇流孔的边缘安装有向所述储油槽方向倾斜的楔形导流板,所述汇流孔远离预分离油气来向的一侧设置有挡油板。
一种发动机,包括油气分离器,其中,所述油气分离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其中,所述发动机为上述所述的发动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油气分离器,精分离模块和储油槽垂直上下布置,使粗分离油气从精分离模块的下方通过精分离模块,以减小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保证结构紧凑,而且便于回收精分离模块的油液。具体的,在气体流动过程中,通过粗分离后的粗分离油气通过精分离模块的下端进入精分离模块,经过分离后,大油滴依靠重力作用落在储油槽中,当达到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后,液态油流回凸轮轴室,实现回油。由于气体流动方向与油液滴落方向相反,而且粗分离油气由底端向上流动,油液由精分离油气的入口端向下掉入储油槽内,即相当于储油槽布置在精分离模块之前,而不是布置在精分离模块气体出口端,这样单向阀的上下压差只来自粗分离的压阻,粗分离压阻远小于精分离模块的压阻,这样可以保证在较小的储油情况下实现顺利回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