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9330.6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汤杰;魏峰;于圣文;崔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1M3/24;G0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管道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设置在运输管道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运输管道的振动信号,所述监控终端用于对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当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振动信号在频域上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运输管道发生泄漏情况,发出警示信号。本发明运输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通过采集运输管道的振动信号,根据获取的振动信号监测运输管道是否发生泄漏情况,能够实时地监测出运输管道发生泄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智能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管道监控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运输管道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管道运输自来水,不仅运输量大,并且安全方便,因此管道运输成为了城镇供水的一种重要运输方式。随着城镇建设和发展,在城镇地下埋设供水管道的范围逐渐扩大,数量不断增加,而随着管道使用时间的变长,管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或者人为破坏,因此管道泄漏的情况时有发生,发生管道泄漏不仅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并且还会影响周边环境和道路安全,因此对管道泄漏情况的检测及监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地监测出运输管道发生泄漏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输管道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设置在运输管道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运输管道的振动信号,所述监控终端用于对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当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振动信号在频域上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运输管道发生泄漏情况,发出警示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的信号强度量级大于预设量级,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振动信号在频域的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幅值超出预设范围。
优选的,还包括监控主设备,用于根据设置在所述运输管道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监控终端传输来的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数据以及该至少两个所述监控终端的位置数据,确定出所述运输管道的泄漏位置。
优选的,所述监控主设备具体用于对该至少两个所述监控终端传输来的振动信号转换到频域,选取出在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部分并将选取出的信号部分转换到时域,根据该至少两个所述监控终端对应选取出的时域信号之间的延迟时间以及声波在所述运输管道上的传播速度,运算出所述运输管道的泄漏位置,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监控终端传输来的振动信号为相同时间段内采集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还包括:信号压扩模块用于对所述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进行压缩或者扩张,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对获取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还包括:位置定位模块用于确定出本监控终端的位置数据,远程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控终端获得的数据传输到远程设备。
一种运输管道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运输管道的振动信号;
对获取的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当所述振动信号在时域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振动信号在频域上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运输管道发生泄漏情况。
优选的,还包括:根据在所述运输管道上至少两个不同位置获取的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数据以及该至少两个不同位置的位置数据,确定出所述运输管道的泄漏位置。
优选的,具体包括:对该至少两个不同位置获取的振动信号转换到频域,选取出在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部分并将选取出的信号部分转换到时域,根据该至少两个不同位置对应选取出的时域信号之间的延迟时间以及声波在所述运输管道上的传播速度,运算出所述运输管道的泄漏位置,其中至少两个不同位置获取的振动信号为相同时间段内采集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