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及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519.7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梅双;辛海亚;梁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赵艳红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冻结 储存 控制 方法 冰箱 | ||
本发明涉及冰箱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及冰箱,本发明通过对间室温度的升温、降温的周期性控制,使间室的温度和于动态的升降状态。其中,在升温时,通过加热器辅助加热的方式,可以减小冻结的速率。防止食品冻结,使食品处于嫩冻状态。本发明可保持食品不冻结保存,避免了单一温度控制带来的长期低温存储会冻结的问题。本发明实现简单,无需复杂的控制。本发明提供的冰箱能够有效的解决消费者对于如肉类等短期存储保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箱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及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系统(装置)如冰箱、冰柜等,在人民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常用的制冷系统冰箱为例,随着风冷冰箱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冰箱功能分区的强烈要求,使得冰箱的多功能快速发展。一般来说冰箱内食物存储温度有以下2种:
1.固定单一温度控制,例如冰箱冷藏室果蔬的温湿度精准控制,肉类软冷冻,零度保鲜等都是利用单一固定的温度使相应存储的食物达到保鲜的效果。
2.非固定单一温度控制,采用高温、低温交替运行的温度控制,使得食物处于较低的温度水平存储,延长食物保鲜周期。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食物的冻结问题,单一温度条件下,比如软冷冻-3℃,会是肉不断的冻结,越来越硬。高低温交替的控制程序,在低温阶段过长会存在冻结的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冰箱)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本发明通过对间室温度的升温、降温的周期性控制,使间室的温度和于动态的升降状态。在升温的过程,通过辅助加热的方式升温,防止食品冻结,使食品处于嫩冻状态。
本发明通过本发明通过对温度周期性的控制,可以实现食品如肉类、鱼类等不冻结存储。本发明能够控制食品在冻结点附近不冻结。本发明嫩冻功能开启后分为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升温阶段向某一个预设目标温度开始升温,降温阶段向一个预设目标温度运行固定时长降温。本发明升温阶段嫩冻功能区加热器开启,减小冻结的速率,食品的冻结的速率减小,可使食品不冻结保存,这样减少冻结冰晶带来的食品冻结损伤。
具体地:一种制冷系统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制冷系统的间室的加热器开始加热,调节制冷系统的间室温度按照第一预设目标温度T0运行,检测间室的实时温度,当检测到的间室的实时温度T>=T0时,制冷系统的间室的加热器停止加热,执行下一步骤S02;
S02:调节制冷系统的间室按照第二预设目标温度T1运行,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后,执行步骤S01,其中T0>T1。
优选地,步骤S01之前还包括步骤:S01A:用户选择嫩冻功能或用户选择不冻结储存功能。
优选地,步骤S01中所述的按照第一预设目标温度T0运行为升温运行;步骤S02所述的按照第二预设目标温度T1运行为降温运行,且所述步骤S01、步骤S02为交替周期运行。
优选地,T0≥0℃,和/或-40≤T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食品不冻结储存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F01:调节制冷系统的间室按照第二预设目标温度T1运行,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后,执行下一步骤F02;
F02:制冷系统的间室的加热器开始加热,调节制冷系统的间室温度按照第一预设目标温度T0运行,检测间室的实时温度,当检测到的间室的实时温度>=T0时,制冷系统的间室的加热器停止加热,执行步骤F01,其中T0>T1。
优选地,步骤F01之前还包括步骤:F01A:用户选择嫩冻功能或用户选择不冻结储存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