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103.7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3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镇宏;黄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王兰兰 |
地址: | 51564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夹 导向臂 导向槽 连接器外壳 光纤快速连接器 光纤对接 容纳腔 光纤连接结构 插入损耗 定向移动 对接过程 光纤技术 预埋光纤 轴向方向 内侧壁 移动 导正 嵌入 配合 光纤 损伤 光缆 容纳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光缆夹块,连接器外壳设有用于容纳光缆夹块的容纳腔,光缆夹块设有沿光缆夹块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臂,容纳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与导向臂配合引导光缆夹块定向移动的导向槽。本发明通过设置导向臂与导向槽配合,在光缆通过光缆夹块插入光纤快速连接器与预埋光纤对接时,导向臂嵌入导向槽内,从而使光缆夹块在与光纤快速连接器对接过程中沿着导向槽移动,实现光纤对接移动时的导正作用,避免光纤的端面与连接器外壳碰撞产生损伤,降低光纤对接后的插入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PON接入技术已成为全球FTTH(光纤到户)全面推广的最主要解决方案。对于FTTH(光纤到户)的接入安装,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以其安装方便、快速、高效等优势,已成为目前FTTH接入的最优选择方案。现有的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中常见的有直通式(也称直插式或干式)和预埋式。其中,预埋式快速连接器组件,是在陶瓷插芯内孔中预埋一根光纤,一端与陶瓷插芯经研磨抛光后形成与正常连接器对接的端头,另一端则露出一定长度并保证端面平整,然后将露出端光纤安装在一个V型槽中,V型槽一般采用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V型槽配备相应的光纤压贴块用来锁压外入光纤和预埋光纤的对接,对接时在V型槽中提前预置匹配凝胶,对接后将光缆锁紧。
采用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进行现场安装时,需要用光缆夹块夹持光缆,光缆一端的包覆材料被除去而露出所需的外入光纤,在将光缆夹块插入到快速连接器主体外壳后端的同时,外入光纤沿着预设通道伸至V型槽并与预埋光纤实现对接。
现有技术中的光缆夹块在与快速连接器主体外壳后端接触之前,光缆上的外入光纤插入快速连接器主体外壳内时,由于此时光缆夹块的结构无导正作用,因此,在光缆夹块插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外入光纤的端面撞到快速连接器主体外壳的内侧壁上,造成外入光纤端面损伤,与预埋光纤对接后增大了快速连接器的插入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避免外入光纤与快速连接器时造成外入光纤的端面损伤,提高光缆夹块装配效率,降低快速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一种光纤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光缆夹块,所述连接器外壳设有用于容纳光缆夹块的容纳腔,所述光缆夹块设有沿光缆夹块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臂,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与导向臂配合引导光缆夹块定向移动的导向槽。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两相对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光缆夹块设有两组导向臂分别对应所述导向槽。
可选的,所述光缆夹块包括夹块本体和盖体,所述夹块本体设有用于容纳光缆且横截面呈U型的凹槽,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凹槽的U型开口端形成用于夹紧光缆的夹紧腔。
可选的,所述夹块本体和盖体均设有所述导向臂,所述容纳腔两相对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所述导向槽分别与夹块本体的导向臂和盖体的导向臂配合。
可选的,所述夹块本体包括底部以及连接于底部两侧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盖体的第一侧端与第一侧壁部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盖体的第二侧端与第二侧壁部的上表面卡接,以用于盖体相对夹块本体转动与凹槽形成所述夹紧腔。
可选的,所述盖体的一侧端与夹块本体通过榫接结构卡接。
可选的,所述夹紧腔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若干用于卡紧光缆的卡接凸起。
可选的,所述导向槽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导向臂设有卡点用于与所述卡槽扣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有用于观测外入光纤与连接器预埋光纤对接时是否形成微弯结构的微弯观测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