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扇发动机及航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284.3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5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锋;赵磊;张胜龙;陈健;魏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K3/06 | 分类号: | F02K3/06;F02C3/04;F02C7/143;F01D25/10;F01D25/12;F01D15/08;F01K23/10;F01K25/10;F01K7/32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辉;刘芳 |
地址: | 201914 上海市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扇发动机 涡轮机 风扇 减速器 尾喷管 增压 压缩机 布雷顿循环 加热器 空气通过 热值要求 使用寿命 热效率 刚性轴 航空器 回热器 冷却器 机匣 排出 吸入 紧凑 发动机 | ||
1.一种涡扇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器、压缩机、回热器、加热器、涡轮机、减速器、风扇、尾喷管和机匣;
所述涡轮机与所述压缩机通过刚性轴连接;所述涡轮机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减速器用于调节所述涡轮机与所述风扇之间的转速比;所述风扇用于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空气通过尾喷管排出,产生所述涡扇发动机的推力;
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机匣表面,所述冷却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回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回热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涡轮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涡轮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回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回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涡扇发动机工作时,所述冷却器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进行冷却,并将冷却温度达到所述压缩机入口条件的SCO2输送到所述压缩机中;
所述压缩器对冷却后的SCO2进行加压,并将加压后的SCO2输送到所述回热器中;
所述回热器对加压后的SCO2进行预热,并将预热后的SCO2输送给所述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对SCO2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SCO2输送到所述涡轮机中;
所述涡轮机利用高温高压的SCO2做功,驱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扇旋转,所述涡轮机将做功后的SCO2流出到所述回热器中;
所述回热器对使用后的SCO2的进行预冷,并将预冷后的SCO2流回到所述冷却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和所述加热器均为环形,分别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涡轮机之间的刚性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为对称的两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涡轮机之间的刚性轴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对称的两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涡轮机之间的刚性轴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印刷电路板空气冷却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涵道风扇和Flade风扇,所述Flade风扇连接在所述涵道风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2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发动机防护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倒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