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及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309.X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毕飞;吕宾;王洪声;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环膜材料科技(大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滤膜组件 产水箱 膜化学反应器 浸没式 负压 废水处理 反冲泵 连通 废水 体内 废水处理领域 敞开式池 底部封闭 滤膜组件 制造成本 产水泵 第二管 过滤膜 自吸泵 浸没 泵入 产水 垂悬 中空 冲洗 去除 过滤 污染物 灵活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及废水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领域。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包括敞开式池体,以及多个垂悬设置于池体内的微滤膜组件,每个微滤膜组件中空,且底部封闭,所有微滤膜组件的顶部通过第一管路与产水箱连通,且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自吸泵,产水箱还通过第二管路与微滤膜组件连通,且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反冲泵。废水处理方法是往池体内通入废水浸没微滤膜组件;使微滤膜组件外的废水经过过滤得到产水,并泵入产水箱中;当需要清理微滤膜组件时,开启反冲泵,将产水箱的产水泵入微滤膜组件内冲洗。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的制造成本低,处理规模灵活,能够有效去除过滤膜上的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及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来源复杂,其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如果大量未经充分处理的废水被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会造成重金属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膜化学反应器是将化学反应技术与膜分离工艺加以结合,通过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加强化学反应强度,使化学反应更彻底,经过膜化学反应器处理的产水水质极大优于传统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后的水质。
目前的膜化学反应器主要是正压式,是将过滤膜安装在罐体内,采用一定压力使待处理的水通过过滤膜起到过滤的作用。但由于此种方式的罐体是承压的,且待处理的水多数为强酸或强碱,因此就要求罐体材质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要高,因此制作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罐体需要承压,罐体的尺寸及水处理规模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现有的膜化学反应器多是在罐体底部安装曝气装置,用于去除过滤膜表面的滤饼,但此种方式不可能保证每根膜丝附着的污染物都能被气泡冲刷掉,因此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及废水处理方法,其制造成本低,处理规模灵活,能够有效去除过滤膜上的污染物。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其包括敞开式池体,以及多个垂悬设置于池体内的微滤膜组件,每个微滤膜组件中空,且底部封闭,所有微滤膜组件的顶部通过第一管路与池体外的产水箱连通,且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自吸泵,产水箱还通过第二管路与微滤膜组件的顶部连通,且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反冲泵。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垂悬设置的微滤膜组件浸没于待处理的废水中,通过自吸泵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微滤膜组件外的废水经过微滤膜组件过滤,废水中的各类杂质及微生物被微滤膜组件截留在膜丝表面形成滤饼,过滤出来的产水由顶部泵入产水箱中;定期将产水箱中的产水通过反冲泵往微滤膜组件内泵入,有效将微滤膜组件膜丝表面形成的滤饼的剥离。该负压浸没式膜化学反应器的池体是敞开式结构,池体无需承受压力;而且能够处理的规模与金属材质的罐体相比大大提高,因此制作成本可大大降低,处理规模灵活;该装置无需曝气装置,去除滤饼的工艺简单,而且利用产水反冲可有效的去除微滤膜组件每根膜丝表面形成的滤饼,减少了膜丝上污染物的形成,确保后续处理单元稳定运行,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池体设有用于通入废水的进水口;池体位于微滤膜组件下方的位置设有用于排出反冲水的反冲排水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池体设置进水口,用于将待处理的废水通入池体内;在池体设置反冲排水口,用于反冲时将池体中的反冲污水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池体的底部设有排泥口;可选地,池体的底部为锥体式结构,锥体底部设有排泥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反冲掉的滤饼沉降在底部,在池体的底部设置排泥口,用于将滤饼排出;锥体式结构方便微滤膜组件过滤后形成的滤饼沉降于内,再通过排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池体内还设有液位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池体内部设有液位计,用于控制池体内的水位,防止水位过高或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环膜材料科技(大冶)有限公司,未经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环膜材料科技(大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3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