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492.3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辉;袁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贝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3K17/725;H03K17/292 |
代理公司: | 33237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可控硅 接通 关态取电电路 开态取电电路 延时触发电路 隔离驱动 单火 取电 单火线取电电路 隔离驱动电路 输出稳压电路 远程无线控制 智能控制面板 输出端连接 传统机械 电路结构 负载断开 限流电阻 延时触发 单火线 断开 断电 供电 智能 开通 升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Q1;隔离驱动电路,用于接通或断开双向可控硅Q1;延时触发电路,用于隔离驱动接通后对双向可控硅Q1进行延时触发;限流电阻R1;关态取电电路,用于负载断开时取电;开态取电电路,用于隔离驱动接通后,在延时触发电路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取电;以及分别与关态取电电路和开态取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稳压电路。本发明在负载断电和开通过程中都能获得功率较大的电能,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为具有远程无线控制功能的单火线智能控制面板供电,实现传统机械单火开关升级为智能单火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 5G 和物联网技术的到来,智能家居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涵盖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语音音箱、智能电能监控、智能安防、智能门禁、智能空调、智能窗帘、智能煤气报警等等。这些智能节点由于集成了无线通信控制芯片及系统,并通过网关与互联网连接,形成规模更大的物联网。对于大量现有的住宅及办公场所,智能化升级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墙面开关传统的开关布线都是一根火线,通过机械方式实现通断控制。想要实现在现有单火的基础上从机械开关升级到智能开关,则必须解决如何取得稳定可靠且满足功率要求的电能的挑战,从而在不用改变现有布线方式下,实现家庭智能面板触摸控制或远程 APP 控制。
单火线取电包含关态取电电路和开态取电电路两部分。关态取电电路在负载关断时,通过在火线与负载之间串联大阻抗元件,进而形成漏电流,并利用该漏电流进行取电。而开态取电电路在负载接通时关态取电电路不工作情况下,负责给整机系统提供电能。现有开态取电方案是在负载主回路中串联取电电路进行取电,但会存在取电电路参数的设计困难,对负载不具有适配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其包括:
双向可控硅Q1,设置在负载电路与火线之间;
隔离驱动电路,用于接通或断开双向可控硅 Q1;
延时触发电路,与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用于隔离驱动电路接通后对Q1进行延时触发;
限流电阻R1,与延时触发电路连接,用于电流限流;
关态取电电路,用于负载断开时取电;
开态取电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限流电阻R1以及隔离驱动电路连接,用于隔离驱动电路接通后,在延时触发电路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取电;
以及分别与关态取电电路和开态取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稳压电路。
所述隔离驱动电路为光耦隔离电路或继电器隔离电路。
所述延时触发电路为RC充电电路或双向稳压管电路。
所述关态取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整流电路及反激变换器。
所述开态取电电路包括整流桥堆Q3、并联在整流桥堆Q3的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5、与电容C5并联设置的TVS二极管TVS2以及二极管D4。
所述限流电阻R1的阻值在满足开态取电电路的电流低于最大允许值的前提下,可提供大电流。
隔离驱动电路接通后,双向可控硅Q1两端的电压低于关态取电电路工作的启动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在负载开通和断开的状态下都能实现较大功率取电,可支持无线通信模块及控制系统所需的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贝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贝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