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车颗粒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2370.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晋;曹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F01N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孙际德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车 颗粒 传感器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车颗粒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信连接待检测的PM传感器,对PM传感器的通信功能进行检测并生成与所述PM传感器通信是否正常的通信检测结果;在通信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通信正常的情况下,发送工作命令以触发PM传感器进入至再生执行过程;在PM传感器再生执行过程中,接受PM传感器的报文信息并对报文信息进行检测,以生成与PM传感器再生过程是否正常的再生过程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获取并分析PM传感器在再生过程中的报文信息从而实现对PM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本发明显著地提升了PM传感器的检测效率,并降低了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车颗粒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车国六阶段相比国五阶段,出现许多硬件升级。柴油车颗粒物传感器是国六新增的一款传感器,以下简称PM(Particulate Matter Sensor)传感器。
PM传感器工作原理概述:PM传感器测量输出是电流值,电流值大小与聚集在传感器探头上的颗粒数成正比,电流为0uA左右时表示探头上洁净无颗粒,电流达到上限值(如127uA)时,表示颗粒物满负荷。随着时间增加,传感器探头上累积的碳颗粒变多,电流会随之变大。当尾气中的颗粒物较少时,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的增长速度较慢;反之,尾气中的颗粒物较多时,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的增长速度较快。因此,通过对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的增长速度进行计算,即能获得尾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由于PM传感器是一种全新的柴油车排放检测用传感器,市场对其认知较少,一旦出现测量失效,维修人员无法迅速判断是PM传感器本身损坏还是信号传输、控制系统等其他环节出现了故障。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做法是将待检测的PM传感器拆下并送到生产厂家来完成检测,或在现场借助于笨重的检测平台或采用较多的步骤来进行检测和判断,这往往会导致以下问题:例如,检测效率低下、时间和费用等成本较高、用户体验较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柴油车颗粒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柴油车PM传感器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信连接待检测的PM传感器,对PM传感器的通信功能进行检测并生成与所述PM传感器通信是否正常的通信检测结果;
在通信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通信正常的情况下,发送工作命令以触发PM传感器进入至再生执行过程;
在PM传感器再生执行过程中,接受PM传感器的报文信息并对报文信息进行检测,以生成与PM传感器再生过程是否正常的再生过程检测结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通信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通信无法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停止检测。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PM传感器再生执行过程依次包括再生等待环节、再生环节及再生结束环节,所述对报文信息进行检测依次包括:
对PM传感器在等待再生环节的报文发送功能进行检测,在报文发送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对报文中的物理参数进行检测,以生成与所述PM传感器在等待再生环节是否正常的等待再生环节检测结果;
在等待再生环节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在等待再生环节正常的情况下,对PM传感器在再生环节的报文发送功能进行检测,在报文发送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对报文中的物理参数进行检测,以生成与所述PM传感器在再生环节是否正常的再生环节检测结果;
在再生环节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在再生环节正常的情况下,对PM传感器在再生结束环节的报文发送功能进行检测,在报文发送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对报文中的物理参数进行检测,以生成与所述PM传感器在再生结束环节是否正常的再生结束环节检测结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等待再生环节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在等待再生环节不正常的情况下,停止检测;在再生环节检测结果显示PM传感器在再生环节不正常的情况下,停止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