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纤维浆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2691.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如勇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99/00;B44C3/04 |
代理公司: | 11514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浆 纤维浆 无菌 研磨 糯米糊 漂白 糯米 制备 清水 漂白剂 植物纤维原料 制备方法步骤 制备技术领域 脱皮 易碎 色浆搅拌 艺术作品 原料安全 自然风干 糯米粉 烘烤 放入 过筛 水溶 塑形 杀菌 发酵 浸泡 保存 制作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浆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植物纤维浆泥的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植物纤维原料粉碎成颗粒,放入清水中浸泡、发酵,研磨成纤维浆;(2)将步骤(1)中所得纤维浆进行红外杀菌,得到无菌纤维浆;(3)糯米脱皮留糯米心,研磨成糯米粉,过筛,加入清水熬制成糯米糊;(4)在无菌纤维浆中加入漂白剂,进行漂白;(5)将漂白后的无菌纤维浆加入糯米糊和水溶色浆搅拌均匀,即得植物纤维浆泥。植物纤维浆泥所用原料安全、环保、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用植物纤维浆泥制作的艺术作品在塑形后无需烘烤,自然风干后强度大不易碎,更易于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纤维浆泥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是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其中水稻的秸秆常被称为稻草,小麦的秸秆则称为麦秆。中国近二十年来由于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各种工业制品的丰富,农村对秸秆的需求减少,大量秸秆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法律禁止,但很多地方农民仍然直接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引发空气污染、火灾等后果。秸秆中存在大量的植物纤维,也被燃烧等处理浪费。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泥塑由粘土制作而成,虽然容易塑形,但成型后松脆易碎,经不起震动、不利于搬动。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未有以植物纤维,糯米作为原料制成的植物纤维浆泥进行泥塑创作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浆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植物纤维原料粉碎成颗粒,放入清水中浸泡、发酵,研磨成纤维浆;(2)将步骤(1)中所得纤维浆进行红外杀菌,得到无菌纤维浆;(3)糯米脱皮留糯米心,研磨成糯米粉,过筛,加入清水熬制成糯米糊;(4)在无菌纤维浆中加入漂白剂,进行漂白;(5)在漂白后的无菌纤维浆中加入糯米糊和水溶色浆,搅拌均匀,即得植物纤维浆泥。
优选地,所述植物纤维原料为树皮、秸秆或者木屑其中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植物纤维原料为杨树皮、麦秆或者梧桐树木屑其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1)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植物纤维原料60-65份,清水30-50份;步骤(3)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糯米25-45份,清水50-70份;步骤(4)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无菌纤维浆100份,漂白剂1-2份;步骤(5)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无菌纤维浆45-65份,糯米糊35-55份,水溶色浆1-2份。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植物纤维原料62份,清水40份;步骤(3)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糯米35份,清水60份;步骤(4)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无菌纤维浆100份,漂白剂1份;步骤(5)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无菌纤维浆55份,糯米糊45份,水溶色浆1份。
优选地,步骤(1)中颗粒尺寸为0.5cm,发酵时间为3天,清水温度为45℃。
优选地,步骤(3)中糯米粉尺寸为100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保护上述的植物纤维浆泥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植物纤维浆泥。
此外,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保护所述植物纤维浆泥在制作艺术品中的应用,在艺术品中的应用包含用所述植物纤维浆泥进行绘画、制作3D模型、泥塑等,尤其是,在制作泥塑中的应用,步骤如下:采用铁丝等材料塑造骨架,将植物纤维浆泥填充和覆盖在骨架上,精密修整形状,自然风干,上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用原料安全、环保、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用植物纤维浆泥制作的艺术作品在塑形后无需烘烤,自然风干后强度大不易碎,更易于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如勇,未经李如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