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4122.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平;葛伟;馀洁;钟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51258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晖;刘书芝 |
地址: | 中国澳门*** | 国省代码: | 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基 乙酰基 药物应用领域 氧化还原酶 靶向结合 蛋白表达 氧化还原 治疗效果 底物 疾病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作为醌氧化还原酶(NQO1)氧化还原循环底物的用途。旨其可以靶向结合NQO1,增加其活性,提升其蛋白表达,对于NQO1相关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的应用。
背景技术
NAD(P)H: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oxidoreductase1,NQO1)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类黄素蛋白酶,为体内一种重要的II相反应酶。NQO1通过去电子还原反应参与机体外源物质代谢过程,具有化学保护作用和生物激活作用。同时,NQO1又可催化激活一些化合物,尤其是醌类化合物。NQO1催化过程中,诱导产生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产生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NQO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达降低。因此,NQO1被认为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和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分子靶标。因此,高效、特异的NQO1催化的氧化还原循环底物被认为是选择性靶向高表达NQO1的肿瘤的先导化合物和/或药物,具有较为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的应用,旨其可以靶向结合NQO1,激活其活性,诱导其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对于NQO1介导的相关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作为NQO1氧化还原循环底物的用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也可以作为NQO1激活剂的用途。其主要是通过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与所述NQO1的活性位点(活性口袋由FAD与NQO1单体中部分氨基酸位点组成,为反应发生的区域,而活性位点为该口袋中具体的氨基酸位点,活性口袋中包含活性位点)结合使得NQO1被激活,且活性位点结合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与NQO1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异恶嗪环通过疏水和氢键进行结合以及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与NQO1的126位和128位的络氨酸残基形成氢键,实现了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与NQO1特异性的结合,提升NQO1的活性。同时,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可增加NQO1蛋白表达水平。因此,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可应用于制备提高NQO1蛋白表达和/或活性增加的药物。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也可应用在制备NQO1过表达介导的疾病药物,且NQO1过表达介导的疾病包括恶性肿瘤;优选地,所述肿瘤包括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以及恶性胶质瘤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地,恶性肿瘤中NQO1高表达的亚型。且其作为治疗NQO1过表达介导的疾病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坏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研究发现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可以作为NQO1氧化还原循环底物,继而能够提升NQO1的活性,提高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使得在肿瘤细胞中特异高表达的NQO1酶催化下产生极度的氧化应激,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坏死,这使得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酮对于NQO1过表达介导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门大学,未经澳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